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黄仁勋、周鸿祎同发声:AI非工具而是“人”,助力经济与个体升级

   时间:2025-10-30 18:27:14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近期科技界关于人工智能(AI)发展的讨论中,两位科技行业领军人物对AI本质的认知出现了高度契合的观点。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与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不约而同地提出,AI不应被简单定义为技术工具,而应被视为具有劳动价值的"虚拟人类"。

黄仁勋在华盛顿举办的GTC大会上强调,AI正突破传统工具的范畴。他以办公软件和浏览器为例指出,这些技术仅能辅助人类完成特定任务,而新一代AI已具备独立使用工具的能力。这位芯片巨头特别提到,当AI深度参与全球百万亿美元规模的经济活动时,其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将突破传统增长模式,有效缓解全球面临的劳动力短缺困境。

无独有偶,周鸿祎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达了相似见解。他通过对比指出,当前多数企业仍处在AI赋能阶段,将智能体视为辅助工具,但技术演进正在改变这种关系。"智能体终将突破工具属性,"这位网络安全专家强调,"它们将承担虚拟员工、专家的角色,形成新型人机协作关系。"

周鸿祎进一步阐释了效率变革的深层逻辑。他通过数据模型说明,将大模型单纯作为工具使用时,效率提升幅度有限;而当其进化为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智能体后,人类的工作模式将发生根本转变。管理者需要从直接执行者转变为智能体的规划者、协调者,这种转变将催生"超级个体"的诞生。

两位科技领袖都不约而同地指向算力与智力的融合趋势。周鸿祎特别指出,智能体的核心价值在于将稀缺的人类智力资源转化为可计算的算力,这种转化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形成新型生产力组合。当人类智慧与机器算力深度耦合,将创造出远超传统模式的价值产出。

这种认知转变正在引发商业模式的深层变革。周鸿祎描绘的蓝图中,个人将进化为能统筹多个智能体的"超级个体",组织架构则演变为智能体集群构成的"超级组织"。这种变革不仅改变工作方式,更将重新定义人类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角色定位。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