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广汽“战时状态”下的突围:经营承压下多举措谋变,转型成效待考

   时间:2025-10-30 20:10:52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变革的背景下,传统车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广汽集团作为国内头部汽车制造商,近期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试图打破困局,其举措引发行业广泛关注。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当前汽车产业已进入深度转型期,企业必须以"战时状态"应对市场挑战。

财务数据显示,广汽集团正经历转型阵痛。2025年第三季度合并营业总收入243.18亿元,同比下降14.62%;归属股东净亏损17.74亿元,亏损幅度较去年同期扩大。前三季度累计营收662.72亿元,同比下降10.49%,净利润亏损达43.12亿元,同比暴跌3691.33%。销量方面,1-9月累计销售118.37万辆,同比下降11.34%,除广汽丰田实现4.89%增长外,其他主要品牌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合资业务萎缩成为拖累业绩的主因。曾经贡献主要利润的合资板块,如今面临严峻挑战。数据显示,广汽本田前三季度销量同比下滑27.58%,广汽传祺下滑15.84%,广汽埃安下滑19.99%。这种局面折射出传统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中的普遍困境:合资燃油车市场持续收缩,自主新能源品牌尚未形成足够支撑,体系能力转型滞后导致盈利空间被压缩。

面对经营压力,广汽启动全面改革。研发体系方面,集团重组原研究院架构,建立大研发体系,引入IPD流程管理,将新车开发周期从26个月压缩至18个月,研发成本降低超10%。为破解产品定位难题,专门成立200人规模的用户洞察部门,构建从需求分析到产品交付的完整闭环。产品策略上,集中资源打造爆款车型,8月推出昊铂HL增程版,9月上市续航1200公里的传祺S7增程版,并计划四季度下线首款L4级自动驾驶量产车。

渠道服务升级成为改革重点。集团全面导入IPMS体系与NPS指标管理,构建"直联、直服、直营"的营销网络,年内计划新增200家直营店。与华为的合作被视为关键突破口,双方联合打造的"启境"品牌首款车型将于2026年中上市,定位高端智能电动市场。冯兴亚表示,该项目整合了广汽的制造优势与华为的智能技术,是集团转型的重要战略支点。

行业变革进入深水区,竞争逻辑发生根本转变。中汽协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9%,电动化替代进程加速。市场呈现三大特征:价格战边际效应减弱,头部企业转向技术溢价;L2级以上自动驾驶车型渗透率快速提升;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极,比亚迪前三季度海外销量同比暴涨130%。这些变化要求车企必须在技术创新、品牌塑造、全球布局等方面构建核心竞争力。

广汽的转型具有典型示范意义。集团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从研发到制造再到零部件供应形成闭环,为柔性生产提供基础。多年积累的品质管控能力,为新能源车型承接传统燃油车用户提供了信任保障。但挑战同样严峻,高端市场已被部分车企占据先机,智能化领域需要持续突破,品牌溢价能力有待提升。这场转型既是传统制造逻辑与新能源创新逻辑的碰撞,也是体系化优势与市场化需求的博弈。

当前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纯的产品电动化已不足以应对竞争,体系革新成为关键。从研发流程到营销模式,从成本控制到品牌塑造,每个环节的突破都关乎企业生存。广汽的转型实践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其能否在守住制造根基的同时实现创新突破,将直接影响传统车企的转型路径选择。这场变革没有终点,只有持续进化的过程,市场正期待更多传统车企交出转型答卷。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