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各地正通过创新举措破解充电难题,为绿色出行提供坚实保障。福建省三明市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再出新招,通过移动充电设备与固定充电站协同布局,构建起覆盖高速服务区与重点景区的智慧充电网络。
在泰宁县大金湖景区,两台新型移动充电桩成为游客关注的焦点。这些部署在游船码头停车场的设备,每台满电状态下可为5至8辆新能源汽车完成充电,充电效率达每分钟3度电。"车主到达即可充电,无需长时间等待。"现场运维人员介绍,这种灵活部署的充电方式有效缓解了景区周边充电设施紧张问题,让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得到显著缓解。
面对节假日车流高峰,沙厦高速秀村服务区引入的移动应急充电车发挥关键作用。该设备配备4个60千瓦直流充电接口,可在原有8个固定充电桩满负荷运转时,为更多电动汽车提供紧急补能服务。这种"固定+移动"的组合模式,使服务区充电能力实现动态扩容,有效应对突发充电需求。
据电力部门统计,三明市在去年实现乡镇充电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国庆前夕再次升级充电网络。在高速公路沿线7个主要服务区和重点景区,新增31个充电桩并配套4台移动充电设备,形成"定点布桩+流动补电"的立体化服务体系。这种创新布局使充电设施从"被动等待"转向"主动服务",实现从"车找桩"到"桩找车"的转变。
为保障设备稳定运行,供电部门采用"双保险"运维机制。通过驻点值守与大数据监测相结合,运维人员可实时掌握充电设施运行状态,确保故障响应时间大幅缩短。这种精细化管理模式,为节假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出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随着充电网络的持续完善,三明市正逐步构建起15分钟充电服务圈。从城市到乡村,从高速到景区,日益密集的充电设施布局,不仅满足了群众绿色出行需求,更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