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在经历了同质化发展与低价竞争的阵痛后,正逐步回归以价值为导向的发展轨道。《2025中国汽车消费洞察》报告显示,消费者在购车时愈发重视质价比,安全性、质量与舒适性等核心价值指标已超越配置、价格及用车成本,成为影响决策的关键因素。这一趋势为主流汽车厂商提供了高质量转型的契机,尤其是那些拥有完整工业体系、严格品控标准与深厚技术积淀的企业。
在新旧能源交替的市场初期,新兴品牌凭借对智能化与电动化趋势的快速响应,一度占据市场先机。然而,随着传统汽车厂商补齐智能短板、完成电动化转型,其依托成熟造车体系与多年技术积累所展现的爆发力同样不容忽视。以广汽传祺为例,其构建的体系实力已成为许多新兴品牌短期内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
传祺的体系能力源于“外引内炼”的双轨策略。一方面,通过与丰田、本田等国际车企的深度合作,传祺系统性吸收了精益制造理念与精细化质量管理体系,将品控追求融入企业基因;另一方面,坚持自主研发突破,在整车性能调校、底盘架构开发、安全标准制定等领域形成扎实能力,构建了成熟的技术标准体系。持续投入换来显著成果:传祺连续8年蝉联J.D.Power品质榜首,依托广汽集团20年研发积淀与超500亿元投入,成为国内少数实现核心工艺全栈自研自产的汽车品牌。
这些体系优势最终凝聚于传祺“向往”系列产品中。以研发与量产环节为例,广汽先进的测试设备为产品品质奠定基础。目前,广汽已建成12个NVH性能实验室,并成为全球唯一具备空气动力学、气动声学与热力学三合一风洞测试能力的车企,推动NVH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传祺向往S9乾崑系列为例,新车上市前历经“五高一山一尘”严苛环境耐久测试,覆盖12个验证大项、1500余项子项,全方位打磨产品可靠性。
严苛测试标准背后是超300人试验团队与全国70个以上典型路况的支撑。例如,传祺向往S7作为量产首车,投入633台工程试验车与510台内部用户共创车,累计等效测试里程超13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300圈。全面的测试保障与强大的自主制造能力,共同赋予“向往”系列越级竞争力。在生产环节,传祺已打通智能化、高标准全链条智造体系:冲压车间实现棱线圆角半径0的行业领先水平;焊装车间运用AI焊接质量监控技术,对5000余个焊点进行智能监控;涂装车间通过18道磷化工序与2K清漆确保漆面耐刮性;总装车间采用AI视觉识别实现毫米级装配精度。
在科技赋能层面,传祺坚持自研与合作并举,以智慧科技护航安全与体验。定位家庭大五座智能SUV的传祺向往S7,首创“可增程可插混”双模技术,提供纯电、插混、增程三种行驶模式,精准匹配用户全场景出行需求。工作日通勤采用纯电模式降低用车成本;周末短途出游切换超级增程模式,营造静谧驾乘氛围;节假日长途旅行启用智能混动模式,彻底解决续航焦虑。
在高端MPV市场,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凭借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成为商务与家庭场景的标杆之作。该车搭载华为乾崑“全维安全”防护体系,提供全时速、全方向、全场景安全守护,累计规避碰撞超200万次。面向大家庭市场的传祺向往S9乾崑,则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4 Max超阶版,座舱内配备15.6英寸中控屏、17.3英寸护眼娱乐屏与12.3英寸液晶仪表,HUD可自动投影侧后方位影像,消除驾驶盲区。舒适性方面,新车采用GMC3.0混动系统、主动降噪ANC技术及静音轮胎,搭配21扬ADiGO SOUND音响系统,打造沉浸式出行体验。
从家庭用车向往S7,到高端商务与多孩家庭首选的向往M8乾崑系列,再到大家庭旗舰SUV向往S9,传祺“向往”系列以高品质新能源为核心,覆盖多元细分市场,完成了新能源时代的关键布局。其差异化优势在于将深厚造车底蕴与前沿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以可靠品质支撑智能配置,以细节设计匹配用户体验需求。这种“底蕴为基、创新为翼”的发展路径,为中国汽车品牌在新能源赛道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提供了有力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