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内,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建设现场迎来关键突破——该装置主机首个核心部件杜瓦底座完成精准落位安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正式迈入全新建设阶段。作为我国新一代聚变能研究平台的核心构件,杜瓦底座的成功安装为后续部件安装奠定了关键基础。
聚变能因其清洁高效特性被视为"终极能源",其原理是通过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将氢同位素氘、氚聚合为氦元素并释放巨大能量。与以往实验装置不同,BEST装置将首次实现氘氚等离子体的持续"燃烧"过程,并计划完成世界首个聚变能发电实验。今年5月启动工程总装以来,该项目因其科幻感十足的建设场景引发广泛关注,其外观被网友比作《流浪地球》中的"行星发动机"。
在装置主机大厅内,重达400余吨的杜瓦底座通过多组钢缆协同作业,以毫米级精度缓缓降入预设基座。这个直径18米、高5米的圆柱形部件,既是BEST主机最重的单体构件,也是国内聚变领域迄今最大的真空部件。其功能相当于巨型"高真空保温瓶",通过维持零下269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为超导磁体提供隔热保护,从而实现对上亿摄氏度等离子体的有效约束。
据项目团队介绍,杜瓦底座的研制攻克了三大技术难题:采用特殊合金材料实现高精度成型与焊接,确保部件在极端温差下保持结构稳定;通过分布式支撑系统将形变控制在毫米级;开发新型密封工艺实现高真空环境长期维持。这些技术突破使该部件的制造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安装过程中的精度控制堪称苛刻:底座表面水平误差需控制在15毫米以内,定位偏差不超过正负2毫米,而与周边墙体的间隙仅有100毫米。项目组创新采用激光跟踪定位系统与智能吊装装置,通过实时数据反馈调整安装参数,最终实现部件与基座的完美契合。这项技术成果为我国超大型精密设备安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随着杜瓦底座就位,BEST装置将进入核心部件密集安装期。按照工程计划,整个装置将于2027年底完成建设。该项目的推进不仅将推动我国聚变能研究走向世界前沿,更为未来商用聚变堆的关键技术验证提供重要平台,对保持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具有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