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东地区常被贴上“财富聚集”的标签,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里曾长期面临电商物流的巨大挑战。过去,中东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往往需要等待数周甚至数月才能收到商品,即便发货地就在邻近城市,货物也可能因地址模糊而“不翼而飞”。这种状况直到一家中国企业的出现,才逐渐得到改善。
中东电商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于“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难题。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许多地区没有明确的门牌号,消费者填写地址时常常用“清真寺旁”“超市附近”等模糊描述,导致快递员难以精准定位。这种问题不仅让消费者感到困扰,也让国际物流巨头DHL、UPS等企业束手无策。中东市场普遍采用货到付款模式,物流公司不仅要承担配送任务,还需处理退货和售后服务,运营压力巨大。购物旺季时,客户咨询量激增,物流企业往往难以应对。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期间,中东消费者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物流速度。他们订购的球衣、球鞋等商品,竟能在短短一周内送达家门口。这一变化让商家和消费者都感到惊喜,也为中东电商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这样的效率在几年前还是难以想象的。当时,中东电商年交易额约为285亿美元,仅相当于中国浙江省网购额的7%,主要原因正是物流效率低下。
改变这一局面的,是一位名叫黄珍的中国女性。她曾在华为工作六年,后调任中东,并参与阿里巴巴在中东的云服务落地项目。在这些经历中,她深刻体会到当地物流体系的弊端。看到大量中国商品因物流问题而难以打开中东市场,她萌生了创业的想法。2017年,黄珍辞去工作,创立了iMile,立志打造“中东的顺丰”。
iMile的运营模式迅速成型:在中国和中东分别设立集货仓,商品先集中到中国仓库,再通过空运运至中东,进入迪拜的自建仓,最后由自有快递团队完成配送。这种全链条可控的模式,大幅提升了物流效率。为了破解地址难题,黄珍带领团队走遍中东主要城市,建立详细的地址库,并借鉴中国快递经验,将派送车辆改为摩托车,以提高灵活性。
在技术层面,iMile在深圳和杭州组建了百人研发团队,利用大数据和APP实时追踪货物,逐步构建起中东最精准的地址数据库。这一“秘密武器”让iMile迅速覆盖阿联酋、沙特、卡塔尔、约旦等国,服务了超过40%的电商用户。疫情期间,线下购物受限,中东电商需求爆发式增长。iMile不仅顶住了压力,还逆势扩张,从跨境物流拓展到本地配送,成为众多企业和餐饮机构的合作伙伴。
这段时间,iMile从亚马逊、UPS等公司吸纳了大量人才,员工规模超过2000人,涵盖40多个国籍。尽管团队日益多元化,但核心骨干仍是早期与黄珍并肩作战的中国人,他们来自阿里、华为、顺丰等企业。2022年底,字节跳动向iMile投资1000万美元,为其在TikTok跨境电商中东市场的布局铺路。当时,iMile的估值已达3.5亿美元。
凭借在中东的成功经验,iMile将业务拓展至墨西哥、智利和摩洛哥等国家。这些市场同样存在地址不完善的问题,而iMile通过建立地址库,迅速切入当地市场。例如,在墨西哥,iMile仅用三个月就获得了物流牌照。如今,iMile已成为中东最大的物流公司,在“黑色星期五”“斋月”等购物旺季,每日派件量可达50万单。随着中东电商市场的快速增长,iMile已稳居行业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