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工程师们国庆假期依然坚守岗位,对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进行着细致的调试与优化。公司技术负责人刘工在休息间隙,仍反复思考着如何进一步优化机器人内部走线、提升自主性以及升级运动控制算法等问题。此前,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优宝特公司研发的“行者泰山”机器人表现出色,在100米表演赛中斩获冠军,4X100米接力赛也获得季军。面对这样的成绩,刘工表示,他们看到了进步空间,会马不停蹄地对产品进行各方面优化测试。
我国机器人产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到30.2万套,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庞大的市场需求,使得从事机器人训练工作的工程师成为行业最紧俏的人才资源之一。
在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工程师们正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的各种动作测试。从行走、跑步到举手、摆臂、转弯,每一个细微动作的提升,都意味着“机器人训练师”对算法进行了新一轮的迭代升级。刘工举例说,近期公司的机器人性能有了显著进步,原来只能登上10厘米的台阶,如今最高能登上25厘米的台阶,这背后是针对视觉算法等能力长达数月的研发努力。
机器人训练工程师的工作不仅局限于人形机器人领域,在应用场景更为广泛的工业机器人领域,同样有大量人员潜心钻研,推动技术革新。以兰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智慧物流中心为例,这里千余台智能穿梭车在蜂巢般的立体货架上来回穿梭,小型搬运机器人能托举400公斤到3吨的物料在平面场地快速搬运,料箱机器人则灵活地在不同维度平面上移动,提供全新一代“货到人”解决方案。
兰剑智能研发中心视觉与算法负责人马文凯介绍,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物流仓储领域的深入应用,各行业对智能仓储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对仓储机器人的训练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举例说,最初的智能装卸车机器人需要货箱摆放整齐才能装卸货物,而现在升级后的产品,对随意摆放、凹陷或有遮挡的货箱都能实现精准抓取,机器人的“眼睛”看得更清楚,“下手”也更准了。
在济南市,不仅优宝特、兰剑智能等龙头企业技术不断突破,还有不少企业依托多年的人才积累,在多个细分领域迅速成长,成为行业的“隐形冠军”。
智联招聘《2025年机器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2025年前5个月,国内机器人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6%,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2%。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宋锐指出,机器人产业不仅需要顶端人才,在系统设计、系统调试、安装、运维等方面同样需要大量人才。从数量和成长模式来看,包括机器人在内的人工智能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将呈爆发式增长,人才市场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