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国庆机票价格“冰火两重天”:国内航线跳水国际反涨,错峰出行性价比凸显

   时间:2025-10-03 12:04:21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国庆长假期间,机票价格走势再度成为旅客热议的焦点。与往年节前价格集体跳水的惯例不同,今年国庆假期机票市场呈现“国内降、国际涨”的分化格局,部分旅客遭遇“早买贵、晚买也贵”的尴尬局面,引发网络热议。

根据对国庆期间热门航线的价格监测,国内航线与出入境航线呈现截然不同的价格走势。国内十大热门航线中,北京至上海、上海至深圳、北京至乌鲁木齐等航线在临近出发时价格降幅显著,部分航班经济舱价格较提前购买下降近三成。然而,国际航线却出现逆势上涨,上海至东京航线在节前一周内单程价格从2200元飙升至2800元,且余票紧张。这种“国内跳水、国际心跳”的现象,让计划出境游的旅客直呼“措手不及”。

旅客杨先生的经历颇具代表性。他在8月底为全家预订了10月1日上海至北京的机票,单张价格超过1200元。然而,临近出发时查看同航班价格,发现已降至850元。尽管退改签手续费高昂,他仍无奈表示“三天差价够吃一顿火锅”。与此同时,计划赴日旅游的田女士则遭遇价格“逆袭”:提前半个月关注的上海至东京航班从2200元涨至2800元,最终因余票不足被迫接受高价。

业内专家指出,今年国庆机票市场呈现“量增价稳”的总体特征。中国民航大学航空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晓津分析,长假期间国内机票日预订量同比增长超5%,航司运力投放增幅也接近5%,供需基本平衡。国际航线方面,主要航线运力增幅超过10%,有效平抑了价格波动。他特别提到,中亚国家成为今年出境游黑马,国庆期间北京、上海飞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航班经济舱多日售罄,最低价格仍超2000元,显示该区域航线潜力巨大。

机票价格的分野,本质上是市场供需关系的直接反映。李晓津解释,黄金周期间航司会根据客座率动态调整运力。若临近出行发现需求旺盛,航司可能临时增加航班导致供给过剩,进而引发价格下降;反之,若预估不足或突发需求激增,则可能导致价格上涨。今年国庆,航司定价策略更趋成熟,通过“低价预售、逐步提价”的方式提前锁定客源,同时头部OTA平台与航司协同,避免了恶性价格竞争,共同维护了市场秩序。

数据进一步印证了市场的平稳态势。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国庆期间国内机票均价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呈现“首尾高、中间低”的波谷特征:假期首尾两日票价较高,节中时段价格相对亲民。对于未等到价格跳水的旅客,错峰出行仍具性价比。以“去哪儿”平台数据为例,10月2日出发、9日返回的上海至东京往返机票,较1日出发、8日返回的行程便宜三成以上,立省2000余元;北京至吉隆坡的错峰航班则便宜超四成。节后三天(10月9日-11日),出境游热门目的地预订量同比增长近一倍。

尽管局部航线出现价格波动,但专家强调,今年国庆机票市场整体稳定。李晓津指出,个别国内航线因突发需求变化临时降价,或国际航线因运力预估不足导致涨价,均属局部现象。随着航司定价策略的优化和行业自律机制的完善,未来机票价格将更趋理性,旅客购票决策也需更加灵活。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