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消费者在沃尔玛官网浏览商品时,一款来自中国的人形机器人悄然进入购物车选项——宇树科技G1型号以21600美元的定价(约合人民币15.4万元)开启零售模式,支持单次最多六台的批量采购且免运费。这一价格较其国内市场9.9万元的售价高出约55%,却仍显著低于国际同类产品动辄数十万美元的定价,引发科技圈热议。
社交媒体平台X(原Twitter)上,用户@geogod42在分享商品截图时直言:"当中国企业的机器人已经摆上沃尔玛货架时,美国实验室连五台样机都还没完成交付,这种反差实在令人震惊。"该评论迅速获得数千次转发,折射出业界对中美机器人产业生态差异的关注。机器人领域知名学者克里斯·帕克森在转发时进一步指出:"廉价机器人的大规模部署正在反向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宇树科技和Galaxea等企业的实践正在验证这一趋势。"
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发的重要实验平台,宇树G1早已在全球超过20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中投入使用。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将专业级性能与消费级价格相结合——相比波士顿动力等厂商的百万级产品,G1不仅具备相似的运动控制能力,更通过开源接口支持二次开发。典型案例包括亚马逊FAR团队利用该平台实现的"零调整"技能迁移技术:在虚拟仿真环境中训练的机器人操作,可直接应用于实体机器人而无需额外调试。
这种市场策略与宇树科技"降低技术门槛"的长期愿景高度契合。公司创始人王兴兴在9月举办的第四届数字贸易博览会上透露,即将推出的R1型号将定价下探至3.99万元,计划在2025年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人形机器人。这款重约25公斤的新品集成多模态大模型,支持语音交互与视觉识别,目标用户群已从科研机构扩展至教育市场和科技爱好者。
通过沃尔玛这类超大规模零售渠道,宇树科技正构建全新的技术扩散路径。小型实验室、初创企业乃至个人开发者现在只需轻点鼠标,即可获得曾专属于顶尖机构的研发工具。这种变化在7月25日R1型号发布时已现端倪——该产品开放硬件改装权限后,两周内收到来自37个国家的定制需求。
行业分析师指出,这种"硬件开源+渠道下沉"的组合拳,正在催生机器人领域的"安卓生态"。当数万名开发者基于同一平台开发应用时,不仅会加速技术迭代,更可能诞生出意想不到的创新场景。目前宇树科技已建立开发者社区,提供从3D模型下载到运动算法库的完整支持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总部位于杭州的科技企业正筹备资本市场重大动作。据内部人士透露,公司已完成数轮融资,估值突破15亿美元,IPO进程已进入实质阶段。选择在此时将产品推向大众消费渠道,既是对供应链成熟度的自信展示,更是为构建"硬件-软件-服务"生态闭环铺路。
尽管普通消费者暂时不会将人形机器人列入日常购物清单,但沃尔玛货架上的这个新品类已然传递出明确信号:曾经需要特殊渠道采购的专业设备,正在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变革,加速融入更广泛的产业应用场景。这种转变或将重新定义机器人技术的演进节奏——当数以万计的开发者同时参与技术迭代时,机器人能力的突破可能比预期来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