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张一鸣借AI人才“过拟合”论道 字节跳动以创新人才破局AI发展困局

   时间:2025-10-11 01:53:25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的最新动作引发行业高度关注。这位长期低调的技术掌舵者,于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开业仪式上,以"过拟合"现象为切入点,直指当前AI人才培养的深层矛盾。这场被业界视为"人才战略升级"的演讲,将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关联推向新高度。

张一鸣用机器学习领域的专业术语作喻:当前部分AI人才如同"过拟合"模型,虽在已知领域表现优异,却难以应对未知挑战。这种洞察与脉脉发布的《2025年AI人才流动报告》形成呼应——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AI岗位需求激增10倍,但算法人才缺口持续扩大,"搜索算法"领域甚至出现5个岗位争夺2名人才的极端情况。作为行业风向标,字节跳动以29.83的招聘指数领跑企业榜单,折射出头部企业对核心人才的激烈争夺。

这场人才争夺战背后,是字节跳动在AI领域的全面布局。自2024年下半年起,张一鸣每月参与Seed核心团队复盘,推动技术迭代。今年4月,智能体平台"扣子空间"开启内测;同期至6月,通用大模型"豆包"连续三个月升级,6月推出的1.6版本在多模态处理上实现突破。在视频生成领域,Seedance 1.0 pro模型登顶国际评测榜首;9月发布的Seedream 4.0进一步拓展图像生成边界。具身智能赛道上,7月推出的Seed GR-3模型构建起连接算法与硬件的桥梁。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人才战略的深度调整。在2026届校园招聘中,字节跳动计划招募超5000名应届生,研发岗位需求同比增长23%。更引人注目的是,张一鸣与上海交大ACM班创始人俞勇合作成立知春创新中心,采用"预备研究员"培养模式,通过实践探索挖掘跨学科创新人才。这个培养中国计算机科学家"摇篮"的班级,20年间走出640名毕业生,99%投身科研领域,其创始人俞勇教授曾带领学生打破欧美在程序设计竞赛的长期垄断。

快思慢想研究院田丰指出,当前AI领域存在"提着锤子找钉子"的困境:基础研发者缺乏产品思维,产品设计师又远离业务一线。张一鸣强调的创新人才需具备跨学科能力,能解决真实世界的复杂问题而非固定难题。这种理念在Seed工作室的招聘公告中已有体现——不限专业背景,鼓励探索智能边界,并展示多个新员工的研究成果。

破解"过拟合"难题需要系统性变革。田丰建议,企业应从业务需求出发定义问题,培养既懂技术又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建立AI+业务创新中心,并推动技术人员与业务部门早期协作。字节跳动正通过智能算力、基础模型、应用平台的全面投入,构建"AI基础设施+生态"闭环,其布局覆盖大模型、智能体、视频生成、具身智能等多个关键领域。

自2021年退出一线管理后,张一鸣将战略重心转向探索企业未来十年发展边界。田丰认为,中国互联网擅长模式创新但原始创新不足,张一鸣正试图推动底层范式突破。这种战略转向在人才培育体系重构中尤为明显——当行业还在高薪争夺算法工程师时,字节跳动已开始培养能定义问题、跨越边界的新一代创新者。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