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全球首创!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展现中国科技自主创新实力

   时间:2025-10-12 09:01:29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复旦大学科研团队近日在芯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存储速率的世界纪录,更标志着中国在半导体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了从理论到工程化的跨越式发展。

该芯片由周鹏、刘春森教授团队主导研发,通过将二维超快闪存技术与成熟CMOS工艺深度融合,成功解决了存储速度、功耗与集成度三者间的平衡难题。这项突破性技术使芯片在保持低能耗的同时,将存储速率提升至皮秒级,为3D应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

与传统芯片相比,二维架构的引入使存储单元的物理尺寸大幅缩小,集成度显著提升。研究团队表示,这种混合架构既保留了硅基工艺的成熟性,又发挥了二维材料在电子迁移率方面的独特优势,实现了性能与成本的双重优化。实验数据显示,新芯片在读写速度上较现有产品提升超过30%,而功耗降低近20%。

这项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发表后,立即引发全球科技界广泛关注。业内专家指出,中国科研团队此次突破不仅体现在技术参数上,更在于构建了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完整创新链条。这种"理论-技术-市场"的闭环模式,正是中国科技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关键所在。

全球芯片市场的竞争本质是技术主导权的争夺。随着二维闪存技术走向工程化,中国在存储芯片领域已占据先发优势。这项突破不仅提升了国产芯片的国际地位,更为下一代数据中心、智能终端等战略产业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产业界普遍认为,该技术的产业化将带动万亿级市场规模,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中国科研正在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动能。这项突破证明,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中国已具备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完整能力。当国际同行还在讨论技术可行性时,中国科学家已用实际行动证明:创新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改变世界格局的现实力量。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