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杨立昆年底告别Meta创业,聚焦AMI研究,Meta成新公司合作伙伴

   时间:2025-11-20 10:50:38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图灵奖得主、深度学习领域泰斗杨立昆近日在社交平台宣布,将于年底结束在meta的十二年职业生涯,转而创立一家专注于先进机器智能(AMI)研究的初创企业。新公司旨在开发能够理解物理世界、具备持久记忆、推理能力及复杂动作规划的系统,这一目标与其长期倡导的AMI理念一脉相承。

杨立昆在声明中透露,新项目将突破传统网络数据分析框架,通过整合物理世界多维信息构建更真实的认知模型。meta已确认将成为其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将保持技术协同。这位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的研究者特别提到,其提出的AMI框架聚焦于常识推理、可控性及安全性,这与当前主流大模型路径形成鲜明对比。

内部人士指出,meta近期战略调整是促成此次离职的关键因素。自Llama 4模型市场表现不及预期后,公司CEO马克·扎克伯格大幅削减基础研究投入,转而组建"超级智能"团队。该团队由28岁的Scale AI创始人汪滔领衔,吸纳了前GitHub CEO纳特·弗里德曼及OpenAI前研究员赵晟佳等顶尖人才,采用封闭式开发策略,与杨立昆主导的开源路线产生根本分歧。

人事震荡早有预兆。今年10月,meta AI部门裁撤600余名研究人员,其中包括多位FAIR实验室创始成员。该实验室由杨立昆于2013年创立,曾开发出PyTorch等开源框架,其创建被视为杨立昆最重要的非技术成就。知情人士透露,新团队已接管Llama模型开发工作,而杨立昆近半年鲜少参与核心项目讨论。

学术界对杨立昆的转型普遍持乐观态度。其提出的V-JEPA V2视频预测模型已展现突破性进展,该模型通过抽象表示学习物理规律,而非简单像素预测,被视为通向AMI的重要里程碑。在巴黎VivaTech 2025大会上,杨立昆曾演示该模型对人类行为的精准预测,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技术路线之争折射出AI产业深层矛盾。meta持续加注基础模型研发,今年已投入超百亿美元;而杨立昆团队主张开发专用领域智能系统,强调可解释性与可控性。这种分歧在社交平台引发激烈讨论,部分网友认为新公司或将开辟"第三代AI"新范式,另一些观点则质疑其商业化可行性。

随着杨立昆的离开,meta AI迎来重大转折点。原FAIR实验室成员或转岗至超级智能团队,或跟随创始人创业,人才流失可能影响公司长期技术储备。不过,保持合作伙伴关系意味着双方仍将在特定领域保持协作,这种"竞合"模式或为AI发展提供新思路。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