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固体火箭发动机领域迎来一项重要进展——雷神公司与安杜里尔公司联合完成了一款先进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静态点火测试。该测试隶属于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弹药理事会合同项目,标志着空对空武器系统推进技术取得关键突破。
这款发动机采用高负载药柱构型设计,由安杜里尔公司基于中国湖海军航空武器站技术研制。测试验证了重壁固体火箭发动机在极端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其核心优势在于显著提升了能量推进剂的装载量。据技术团队介绍,该设计使发动机比冲提高15%以上,射程延伸效果可达现有型号的1.2倍。
雷神公司先进技术总裁科林·惠兰特别强调,此次测试的战略价值远超技术层面。"我们正在构建更具韧性的供应链体系,通过整合国内优势资源,确保国防装备生产能快速响应新兴安全威胁。"他透露,公司正与多家国际伙伴合作,推动火箭发动机制造能力的全球化布局。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雷神公司为安杜里尔提供了全流程技术支持。从药柱成型工艺优化到点火时序控制,先进技术团队深度参与了开发、设计及测试执行三个关键阶段。这种跨企业协作模式,正是雷神公司"可组合武器战略"的具体实践——通过战略伙伴关系实现技术快速迭代。
安杜里尔工业高级副总裁尼尔·瑟古德(退役中将)指出:"高负载药柱发动机的研制是行业公认的技术高峰。此次成功证明,新兴企业完全有能力打破传统供应商的垄断格局。"他特别提到,密西西比州全规模生产基地的投产为此次测试提供了坚实保障。该基地今年8月正式启用,获得超7500万美元私人投资,具备年产200台大型发动机的能力。
生产基地采用模块化生产线设计,可同时处理多种规格药柱的浇铸与固化。这种柔性生产模式不仅提升了交付效率,更通过冗余设计增强了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安杜里尔方面表示,该设施将优先保障盟国订单,为北约及亚太伙伴提供定制化推进解决方案。
技术团队透露,高负载药柱构型通过创新内腔设计,在保持发动机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将推进剂装载密度提升至行业平均水平的1.3倍。这种设计突破直接转化为战场优势——作战人员可获得更远的打击半径和更强的机动能力。测试数据显示,新型发动机在模拟空战场景中,推力曲线稳定性较传统型号提升22%。
雷神公司强调,此次技术突破将重塑空射武器竞争格局。通过与安杜里尔的深度合作,美国已建立起从基础材料到整机集成的完整技术体系。这种垂直整合能力不仅缩短了研发周期,更通过市场化竞争降低了装备采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