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迎来重大合作动态——OpenAI与半导体行业巨头博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于2026年联合推出定制化数据中心芯片,并部署规模达10吉瓦的AI加速器系统。消息公布当日,博通股价在美股交易中一度上涨近10%,市值突破1.68万亿美元,成为半导体设备行业仅次于英伟达的上市企业。
根据协议内容,OpenAI将主导AI加速器及系统架构的设计工作,博通则负责芯片的联合开发与生产部署。双方约定于2026年下半年启动首批AI加速器和网络系统机架的部署,预计在2029年底前完成全部建设。这种专用AI加速器作为提升计算效率的核心组件,被广泛应用于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等高强度计算场景。
作为合作方之一的博通,其前身可追溯至1991年成立的安华高科技。经过三十余年发展,这家总部位于加州的科技企业已形成半导体、企业软件及网络安全三大业务板块,产品覆盖云计算、数据中心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此次与OpenAI的合作,被视为其在AI基础设施市场的重要战略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博通曾宣布获得价值100亿美元的定制AI芯片订单,但当时公司高管明确否认该订单与OpenAI存在关联。此次公开的合作协议,首次将两家企业的技术联盟正式化,也揭示了OpenAI在算力供应领域的战略转型。
随着ChatGPT等产品的用户规模突破每周8亿人次,OpenAI对算力的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公司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透露,其计算集群的功率已从年初的2兆瓦提升至当前的2吉瓦,未来计划进一步扩展至30吉瓦以上。"这需要我们在基础设施领域进行前所未有的投入,"奥特曼在近期访谈中强调,"构建强大AI系统必须同步推进硬件架构、产品开发和技术研究。"
为支撑算力扩张,OpenAI已构建多元化供应商体系。今年9月,该公司与英伟达达成协议,将建设配备数百万块GPU的10吉瓦级数据中心,英伟达承诺为此投入最高1000亿美元支持系统部署。仅一周后,AMD也加入合作阵营,双方约定在未来数年内提供总计6吉瓦的Instinct系列GPU算力,相关订单价值达数百亿美元,直接推动AMD股价单日暴涨24%。
行业分析师指出,此次与博通的合作标志着OpenAI从单纯采购转向"自主设计+联合开发"的混合模式。这种策略既能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又可通过定制化芯片优化特定AI任务的执行效率。对博通而言,该合作不仅带来可观收入,更使其在网络技术领域形成对英伟达InfiniBand的直接竞争。
当前全球AI算力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到2027年数据中心芯片市场规模将突破2500亿美元,其中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占比有望超过40%。OpenAI与博通的联盟,恰逢各大科技企业加速布局自主算力架构的关键时期,这场硬件层面的竞争或将重塑AI产业的技术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