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近日在“双11”预热活动中宣布,将联合广汽集团与宁德时代共同推出一款“国民好车”,引发市场对京东是否正式进军造车领域的猜测。尽管外界普遍解读为京东即将推出自有品牌汽车,但根据多方信息显示,京东此次合作并不涉及整车制造环节,而是聚焦于汽车消费生态的整合与创新。
据京东官方及合作方披露,此次合作模式为三方资源互补:广汽负责整车生产,宁德时代提供电池技术及换电服务,京东则整合用户需求洞察、销售渠道及售后服务资源。这种分工明确的方式,与京东此前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合作策略一脉相承——通过反向定制提升供应链效率,而非直接参与制造。
事实上,京东在汽车领域的布局早已有迹可循。2021年,其曾与天际汽车合作推出“京选好车”ME5 PLUS,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定制车型。彼时合作模式与当前类似:车企提供产品,京东负责线上营销与渠道拓展。天眼查数据显示,京东已申请注册“京东汽车”“JD AUTO”等商标,覆盖运输工具、广告销售等多个类别,部分商标已获批。
此次合作的具体车型为广汽埃安UT换电版,预计基于宁德时代子公司时代电服与广汽联合开发的换电技术打造。今年4月,宁德时代曾在上海车展发布巧克力换电车型,并与广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车将于“双11”期间在“宁德时代巧克力京东自营旗舰店”独家销售,形成从购车到用车的一站式服务闭环。
时代电服进一步解释,三方合作旨在平衡外观、安全、续航与价格四大核心需求,推动汽车产品全链条智能化升级。用户除购买标准版车型外,还可定制车衣、装配车品或选择养护套餐,实现购车到用车的全周期覆盖。这种模式与京东在智能手机领域的“联合制造”经验高度相似——通过渠道优势反向定制产品,提升消费体验。
广汽方面明确表示,京东未参与研发环节,也未计划成立合资公司,其角色集中于销售与售后服务。京东汽车已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网络,包括近3000家养车门店、超4万家合作门店及自营贴膜工厂等,为“国民好车”提供落地支持。
然而,京东的跨界尝试仍面临挑战。汽车作为高价值耐用消费品,安全与品质是底线。行业分析师指出,京东需证明其数据驱动的消费洞察不会削弱工程严谨性,电商效率也不能牺牲制造标准。如何与广汽、宁德时代建立长期共赢的协作机制,避免多方利益博弈,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选择在“双11”前夕释放合作信息,时间节点颇具策略性。根据规划,新车将于10月底启动内测与大众试驾,11月9日正式发布并开启独家销售。这一安排恰好卡位电商大促流量高峰,从当前舆论热度来看,京东已初步达到吸引市场关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