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清华方璐团队“玉衡”芯片破局:以智能光子重绘宇宙观测新蓝图

   时间:2025-10-16 22:04:24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人类将目光投向深邃夜空时,银河系中千亿颗恒星的奥秘曾被认为需要数千年才能破解。如今,一枚仅有指甲盖大小的中国芯片,正以颠覆性的技术突破改写这一历史——清华大学方璐教授团队研发的"玉衡"芯片,凭借亚埃米级精度重构了人类观测宇宙的范式。

传统光谱成像技术长期面临"分辨率与通量不可兼得"的世纪难题:提升光谱解析力必然导致成像效率下降,反之则难以捕捉细节。这一困扰天文学界百年的物理瓶颈,被中国科学家提出的"智能光子+可重构计算"架构彻底打破。通过将物理分光过程转化为计算问题,"玉衡"芯片实现了高维光谱信息的高效解算。

该芯片的核心创新在于其独特的电光重构机制。研发团队采用铌酸锂材料与随机干涉掩膜技术,在纳米尺度上构建了"光信号分流系统"。不同波长的光子如同行驶在精密设计的立体交通网中,既能保持独立路径又避免相互干扰,从而在单次曝光中同时获取目标的完整光谱与空间信息。

这枚2厘米见方的芯片创造了惊人的技术参数:覆盖400-1000纳米全波段,光谱分辨率达亚埃米级(R=12,000),空间分辨率突破千万像素级别。其快照成像能力较传统设备提升百倍,每秒可完成近万颗恒星的全波段光谱采集。这意味着原本需要数千年完成的银河系恒星普查,有望在十年内完成。

当"玉衡"芯片搭载于卫星平台时,人类将首次具备在数年内绘制完整宇宙光谱地图的能力。这项突破不仅为寻找系外行星生命迹象、研究暗物质分布等前沿课题提供关键数据支撑,更开创了"计算重构光学"的技术新范式。正如数码技术取代胶片摄影引发的成像革命,"玉衡"所代表的智能光子技术正在重塑人类感知宇宙的方式。

从突破物理极限到重构观测体系,中国科研团队用自主创新开辟了认知宇宙的新维度。这枚凝聚东方智慧的芯片,不仅刷新了技术参数的边界,更彰显了一个文明对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当夜空中的星光通过中国芯片解码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天体的光芒,更是科技创新照亮人类认知边界的璀璨轨迹。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