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青少年深入领略盛唐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乾陵博物馆近日为乾县逸夫小学40余名师生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此次活动采用“现场观摩+课堂讲授+实践探索”的创新模式,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让盛唐文化在“看、学、做”的完整链条中深深印刻在孩子们的心中。
活动伊始,师生们先后走进乾陵博物馆文物展厅与永泰公主墓,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参观学习之旅。在展厅中,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出土文物,对唐三彩的色彩与纹饰充满好奇,纷纷驻足讨论;站在永泰公主墓的墓道中,他们凝视着精美的壁画,想象着盛唐时期人们的生活场景。通过这次参观,同学们对盛唐文物与壁画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后续的实践课程奠定了基础。
随后,围绕“壁画临摹”与“考古体验”两大主题,系列课程正式展开。在壁画临摹课堂上,教育员结合同学们在墓道中看到的壁画场景,通过生动讲解和影像资料,揭示了唐墓壁画制作工艺与保护修复的奥秘。同学们在专业指导下,手持画笔,细心调配颜色,认真描绘,亲身体验了唐墓壁画的临摹与着色过程。这一环节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唐代画师的匠心技艺,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而最让同学们兴奋的,莫过于“考古体验”环节。教育员结合展板,详细讲解了考古发掘的要点,并全程示范了考古流程。随后,在模拟考古沙坑中,孩子们化身“小小考古学家”,戴起白手套,手持小铲与毛刷,小心翼翼地在沙堆里开启“发掘”之旅。他们或围坐沙坑旁专注清理浮沙,或手持筛子仔细分拣“文物碎片”。从古钱币、陶罐残片到瓷瓶、模拟人骨,再到陶仓模型、铜镜,一件件“文物”相继“出土”。这一过程中,同学们真切触摸到了考古工作的科学性与严谨性,仿佛循着沙层的肌理,一步步揭开了盛唐的历史层积。
此次研学活动是乾陵景区针对青少年研学的创新实践。通过“先观展感知、后实践深化”的路径设计,不仅让同学们在知行合一中深化了对盛唐文化的理解,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传统文化、守护历史遗产的种子。这场活动充分彰显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使命,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