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市场再迎重磅玩家,华为与广汽联手打造的启境品牌即将登场。据可靠消息,该品牌首款车型已完成设计定型,目前正进行各项验证测试,预计明年正式亮相市场。
这个被业界称为"非界字辈"的新品牌,源自华为与广汽今年9月达成的战略合作。双方高层互动频繁:6月底广汽董事长冯兴亚专程赴深圳与华为CEO任正非会面,三个月后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即率队回访广汽,并亲自参与新车设计评审。
与华为现有的HI模式、智选车模式不同,启境品牌开创了全新的合作范式。项目采用双主制决策架构,华为派出产品、营销、财经等团队常驻广汽办公,实现零时差沟通;广汽则全面引入华为的IPD(集成产品开发)和IPMS(集成产品营销)管理体系,预计可使产品开发周期缩短40%-60%,开发资源节约50%-80%。
这种深度协作模式源于对市场空白点的精准把握。当前HI模式主要服务传统车企用户,智选车则瞄准科技极客群体,而启境品牌将目标锁定在更庞大的中间市场——那些追求均衡品质、不愿为单一功能妥协的主流消费者。这种定位既不同于特斯拉的技术崇拜路线,也区别于新势力的配置竞赛策略。
支撑启境品牌的是双方深厚的产业积淀。广汽集团自1985年与法国标致成立合资企业以来,先后与本田、丰田展开合作,打造出汉兰达、雅阁等经典车型。经过近四十年发展,广汽已构建起覆盖研发、制造、供应链的完整体系,其全生命周期QDR质量管理体系在业内享有盛誉,更建有全球首个"三合一"风洞实验室。
华为带来的则是智能驾驶领域的绝对优势。早在2021年,搭载华为初代智驾系统的极狐阿尔法S就在上海闹市区完成近乎全自动驾驶的演示,引发行业震动。经过数年迭代,华为已实现从高精地图到无图方案、从模块化算法到端到端网络的技术跃迁,更关键的是完成了传感器、芯片、算法的全栈自研,将硬件通信时延控制在极低水平。
这种技术整合能力在行业中独树一帜。多数车企的智驾系统采用"万国造"硬件组合,不同厂商的芯片、雷达、摄像头因通信协议差异,会产生数百毫秒的决策延迟。而华为智驾方案通过自研硬件,将感知到执行的时延大幅降低,使算法迭代和功能表现更具优势。
据悉,启境品牌首款车型定位30万元级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这个价位段既避开了特斯拉Model Y的直接竞争,又与主流新势力形成差异化布局。广汽董事长冯兴亚在品牌发布会上强调,IPD改革是长期任务,启境将坚持长期主义,这种务实态度在浮躁的新能源市场中显得尤为珍贵。
随着首款车型临近发布,市场对启境品牌的期待持续升温。这个融合了广汽制造底蕴与华为技术锋芒的新品牌,或将重新定义"不会错的选择"——既有传统车企的品质保障,又具备新势力的智能基因。当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这种稳扎稳打的策略或许正是破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