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我国生成式AI用户半年增2.66亿达5.15亿,超九成用户青睐国产大模型

   时间:2025-10-18 17:22:51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25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会上正式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进入快速发展期,用户规模和应用场景均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截至2025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已达5.15亿人,普及率达到36.5%。这一数据较2024年12月实现翻番,半年内新增用户2.66亿人,增长率达106.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指出,技术普及速度远超预期,智能搜索、内容创作、办公助手等领域已成为主要应用场景,同时在农业、工业、科研等传统行业也展现出巨大潜力。

从用户结构来看,年轻群体成为核心使用人群。报告数据显示,19岁及以下用户占比最高,达33.8%;20-29岁用户占21.0%;30-39岁用户占19.8%。值得注意的是,40岁以上用户合计占比25.4%,表明中老年群体仍存在较大渗透空间。教育程度方面,初中学历用户占29.8%,本科及以上用户占28.9%,这种分布特征与青少年群体的高使用率密切相关。

张晓特别提到,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从简单辅助向个性化教学转型。目前未成年人使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学习辅助,但未来有望通过智能技术实现因材施教,这种变革可能彻底颠覆传统教育模式。报告预测,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教育领域将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突破口。

在产品选择方面,国产大模型获得用户高度认可。调查显示,超过90%的用户优先选择国内研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主要应用场景包括问题解答(80.9%)、文本处理(36.0%)以及多媒体内容生成(33.0%)。这种偏好与国内产品技术成熟度提升密切相关,用户体验的显著改善是关键因素。

资本市场的积极投入为行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2025年前四个月,全国共发生362起人工智能相关投融资事件,总投资额达403.9亿元。资金流向呈现明显特征:机器人领域、硬件技术、传统行业应用成为三大投资热点,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五省市的投资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这种资金布局反映出产业界对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强烈期待。

对于未来发展,张晓提出五个关键方向:模型集成技术将催生人工智能新形态;开源社区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具身智能带来全新交互体验;智能体技术拓展能力边界;完善治理体系确保健康发展。这些趋势表明,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从单一应用向系统化、生态化方向演进,技术融合与产业协同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