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黑芝麻智能CMO杨宇欣:智驾竞争走向精耕,芯片赛道多元共存成趋势

   时间:2025-10-19 17:03:30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于海口举办期间,中国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转型成为与会者热议的核心话题。黑芝麻智能首席营销官杨宇欣在接受媒体专访时,首次系统阐述了这家本土芯片企业的战略布局,揭示了其在全球汽车供应链重构背景下的突围路径。

针对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态势,杨宇欣提出"技术收敛"的判断。他指出,当前市场参与者正经历快速洗牌,技术迭代速度与资金投入门槛形成双重壁垒,导致车企自研与第三方供应商的数量显著减少。在技术路径层面,高速导航辅助驾驶(NOA)已成行业标配,城市NOA成为新的竞争焦点,而端到端算法、视觉-语言-动作(VLA)融合模型等技术创新正重塑研发方向。

作为芯片供应商,黑芝麻智能明确坚守技术中立定位。杨宇欣透露,公司将于年内宣布与头部算法企业的深度合作,构建覆盖芯片架构、模型训练到基础软件的全栈解决方案。这种生态联盟模式旨在应对技术收敛带来的挑战,通过开放架构支持客户差异化需求。据其预测,未来三年城市NOA将进入成熟期,市场竞争将转向工程化能力与用户体验的终极较量。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杨宇欣披露了三大战略举措。首先,深化与吉利、比亚迪等头部车企的合作,推动A1000芯片在智能驾驶和舱驾一体场景的规模化落地,预计年底前释放量产信息。其次,完成新一代A2000芯片的样片交付,该产品凭借原生支持大模型的能力,已吸引多家客户完成预研设计。最关键的转型在于出海战略,杨宇欣观察到中国车企正从国内市场走向全球竞争,这为具备成本优势和技术成熟度的中国智驾方案创造了历史性机遇。

面对供应链国际化的挑战,杨宇欣强调需要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体系。他特别指出,海外市场的智能驾驶演进节奏相对平缓,为中国方案提供了宝贵的适配窗口期,但必须突破研发流程、认证标准等体系性障碍。这种转型不仅涉及技术输出,更需要整个供应链的协同升级。

关于产业链延伸,黑芝麻智能展现出审慎的扩张策略。杨宇欣明确表示,在巩固汽车芯片主业前不会盲目多元化,但已将具身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纳入战略视野。这两个新兴产业的供应链与汽车产业重叠度超过50%,公司计划依托现有技术积累和制造能力,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针对芯片行业的竞争本质,杨宇欣驳斥了"赢家通吃"的论调。他分析指出,芯片研发的长周期、高成本特性决定了市场需要多元供应体系。从PC到智能手机时代的历史经验表明,技术路线差异和客户需求多样性始终存在。他判断,中国芯片市场最终将形成少数具备持续融资能力和技术迭代速度的企业的生态,这些长期主义者需要精准匹配客户需求的快速变化。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