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宇树科技正式推出新一代仿生人形机器人H2,这款身高1.8米、体重70公斤的机器人因其高度拟人化的设计引发广泛关注。与前代产品相比,H2不仅在外形上更接近真实人类,还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了更流畅的运动控制能力。
在官方发布的宣传视频中,H2展示了芭蕾舞、武术动作以及T台走秀等复杂技能。其连续转圈、侧踢等高难度动作完成度较高,动作衔接自然,未出现明显机械卡顿。这些表现得益于H2搭载的激光雷达与仿生摄像头系统,可实现360度环境感知,配合实时调整步态的运动控制算法,使其能适应凹凸不平的路面。
值得注意的是,H2首次采用了仿生人脸设计,银灰色外观与科幻电影《机械公敌》中的机器人桑尼颇为相似。这种设计引发网友讨论,部分人认为其外形接近“恐怖谷效应”的临界点。不过,宇树科技强调,H2的设计理念是“为安全友好地服务人类而生”。
从技术参数看,H2具备31个关节自由度(DOF),覆盖全身精细化动作。具体配置包括:腿部6×2(髋/膝/踝多向运动)、手臂7×2(冗余自由度避障抓取)、腰部3(扭转/俯仰)、颈部2(点头/摇头)。这一数据优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28个关节自由度,但低于Figure AI第三代机器人的42个。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此前多次公开表示,机器人展示舞蹈、武术等动作是为了探索商业化路径,最终目标是实现“干活”能力。他指出,当前机器人发展的核心瓶颈在于具身智能大模型。此次H2的演示虽未明确展示自主能力,但业内普遍认为其仍为远程操控,与科幻电影中的自主机器人存在差距。
王兴兴透露,宇树机器人算法今年已迭代多次,稳定性显著提升。他预测,机器人响应实时指令的能力有望在2024年底至2025年上半年实现突破,而完全自主理解指令并与物理世界交互的目标则可能需至2025年底或2026年达成。
目前,宇树科技已推出H1、G1、R1三款人形机器人。其中,H1为2023年8月发布的首款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身高1.8米,体重47公斤,曾登上春晚表演抛手绢;G1身高1.3米,体重35公斤,是展会打拳格斗的主力;R1身高1.2米,体重25公斤,曾入选《时代周刊》2025年度最佳发明。价格方面,H1定价65万元,G1为9.9万元,R1则下探至3.99万元起。
随着H2的发布,宇树的人形机器人产品线进一步丰富。尽管其定价尚未公布,但分析认为,H2可能瞄准科研、互动、服务等场景。不过,视频中H2的灵巧手(黑色皮肤设计)基本未参与动作展示,且公司备注称“仿生机器人处于早期探索阶段”,提示个人用户需充分了解产品局限性。
宇树科技正在推进上市进程。今年7月,公司启动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预计10月至12月提交申请文件。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宇树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零部件产品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65%、30%和5%。其中,四足机器人80%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20%用于工业;人形机器人则全部应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场景。
据王兴兴透露,宇树科技员工规模已达1000人,年营收超过10亿元。股权结构方面,他直接持有公司23.82%的股份,并通过上海宇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控制10.94%的股份,合计持股34.76%,为公司控股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