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风能领域迎来里程碑时刻——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上,三一重能以“价值共生,可靠同行”为主题,携行业首款陆上全场域适配机型SI-242系列、全生命周期验证体系及自研核心部件亮相,正式开启风电开发“高价值”新篇章。面对资源约束与电价波动的行业挑战,三一重能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重构,为风电产业注入全新动能。
在复杂风资源与开发成本的双重挤压下,三一重能推出的SI-242系列风电机组以“全场域覆盖”技术打破行业僵局。该机型功率覆盖5.6MW至12.5MW,叶轮直径达242米,可适应从4.5m/s超低风速到25m/s高风速的极端环境,极限风速承受能力达63m/s。相较于传统机型,SI-242在同等开发容量下可减少6%-18%的机位数量,显著降低机位资源紧张地区的开发成本,重塑度电成本的经济模型。
SI-242系列的进化并非盲目扩张,而是基于成熟平台的深度优化。其技术基因源自三一重能10MW机型平台,传承双TRB主轴系统与3P1H前端集成式齿轮箱设计,叶片叶根节圆直径扩大至3.6米,螺栓数量增加15%,承载力提升20%。通过平台化与模块化设计,关键部件通用率大幅提升,同一部件经多机型、多项目验证,形成从设计到交付的可靠闭环。这种“基因式”创新使机组能够精准适配多样化场址需求,实现与运行环境的深度融合。
在新疆哈密试验风场,SI-242系列试验样机历经超300个日夜的极端环境考验。从-30℃的严寒到40℃以上的高温,在戈壁风沙的持续冲击下,技术团队完成超1000项前置试验,通过真实数据反哺设计优化,形成“验证-优化-再验证”的全链路闭环。塞外的狂风不仅见证了机组的坚韧,更验证了其从技术可行性到商业可靠性的全面突破。
展会现场,三一重能同步展示了支撑“高价值”的核心能力——全方位测试验证体系与自研核心部件。其“整机-子系统-零部件-材料”四级验证能力以远超现实工况的强度探索技术边界,2024年12月获得CNAS实验室资质认证,标志着测试能力的国家级权威背书。从轻量化碳纤维叶片到高功率双馈发电机,再到超高混塔,三一重能通过自研自制穿透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从设计、制造到交付的全链条控制力,为产品持续创新提供底层支撑。
三一重能风机研究院副所长梁国仲在发布仪式上强调:“SI-242系列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开发理念的革新。我们致力于将每一缕风转化为确定性的价值,为行业开辟新的增长空间。”随着展会大幕拉开,这场以“可靠”为底色的技术革命,正推动风电产业迈向更高维度的价值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