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北大团队研发便携潜水外骨骼机器人,助力潜水员减耗增效延时长

   时间:2025-10-21 18:04:26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我国科研团队在潜水装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制出首款便携式潜水辅助外骨骼机器人系统。这款由北京大学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研发的新型装备,旨在解决潜水员在水下作业时面临的体能消耗过大、续航时间受限等难题。

项目负责人王启宁教授指出,人体在水下运动时需要克服数倍于陆地的阻力,这种特殊环境导致潜水员能量消耗急剧增加,直接限制了作业时长和范围。研究团队发现,陆地外骨骼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行走辅助等领域,但水下环境的复杂性使其难以直接移植相关技术。

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面临两大核心挑战:其一,水下生物力学研究匮乏,人体运动模式与陆地存在本质差异;其二,防水性能、配重平衡、穿戴稳固性等特殊需求对设备设计提出严苛要求。针对这些难题,团队创新性地开发了双侧绳驱动膝关节结构,通过大小腿部位的惯性传感器实时监测运动状态,配合基于力测量的迭代控制算法,实现精准助力。

该装置采用独特的重量分配方案,将超过三分之一的设备重量集中于背部,通过浮力背心实现水下平衡。腿部执行机构运用连续体结构,可动态适应膝关节运动轨迹变化。为解决传统绑带易滑脱问题,研发团队还设计了专用动态腰带,显著提升穿戴稳定性。

在实际测试中,6名专业潜水员分别完成无辅助与穿戴外骨骼条件下的100米水下游动试验。数据显示,使用辅助装备后,潜水员的氧气消耗量降低22.7%,特定肌肉群的激活强度明显下降。这表明外骨骼系统不仅能有效减少体能消耗,还能通过力学反馈优化人体运动姿态。

目前,这款便携式外骨骼已展现出延长水下作业时间、降低劳动强度的显著优势。其轻量化设计和智能助力系统,使其在潜水训练、科研考察、水下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研发团队表示,将持续优化设备性能,推动技术成果向实际场景转化。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