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幕计划影视投资与发行论坛上,知名出品人、制片人李亚平围绕影视行业现状展开深度分享。她以“直面变化,寻求生机”为切入点,结合操盘《长安的荔枝》等爆款作品的实践经验,为从业者提供了一套兼具战略高度与实操价值的破局思路。
“电影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震荡期。”李亚平开场即直指行业痛点。她通过数据揭示市场剧变:近两年过亿票房影片数量锐减,投资风险指数级攀升,倒逼从业者重新审视项目筛选标准。在她看来,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人最关注的不再是明星阵容或宏大叙事,而是项目的“回本确定性”。“要么用三分之一预算实现大制作效果,要么以极低成本打造风格鲜明的作品,夹在中间的项目最危险。”
对于成本控制与艺术表达的平衡,李亚平以《长安的荔枝》为例拆解实战经验。在拍摄“荔枝进宫”这场关键戏份时,剧组摒弃传统的大场面铺陈,转而通过荔枝特写、近景镜头与留白手法,既节省了群演和场景搭建成本,又强化了戏剧张力。这种“以小搏大”的创作思维,正是她强调的“性价比叙事”——用精准的叙事设计提升内容吸引力,而非单纯依赖资金堆砌。
在内容价值层面,李亚平提出“灵魂拷问”:什么样的故事值得投入巨资搬上银幕?她认为,好故事必须具备双重穿透力:既能激发创作者的表达欲,又能与观众建立情感共鸣。她特别提到青年创作者的价值:“《泰囧》《夏洛特烦恼》等爆款证明,新人往往能带来颠覆性创新。”她鼓励年轻导演在预算有限时,通过创意突破寻找与观众的连接点,而非盲目追求技术堆砌。
针对行业收益模式单一的问题,李亚平透露正在探索IP长效运营路径。以《长安的荔枝》为例,团队已规划音乐剧改编、电影续集开发等衍生项目,试图构建“细水长流”的IP生态。她坦言这条路充满挑战:“中国影视的IP运营尚在起步阶段,但总要有人先迈出这一步。”
整场分享中,李亚平始终传递着理性与韧性并存的态度。她既不回避行业困境,也强调“电影不会消失”的底层逻辑。在她看来,观众的观影需求始终存在,关键在于如何用优质内容重新激活市场。“当观众走进影院,他们期待的是一场值得的体验——这正是我们专业价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