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金融监管总局肖远企:AI赋能金融时,需警惕其对金融结构潜在影响

   时间:2025-10-23 15:57:35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近日举办的“金融领域的AI治理与国际合作”圆桌论坛上,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围绕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现状及监管框架建设发表了深度见解。他指出,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始终呈现双向赋能的特征,当前AI技术虽已渗透至金融业务多个环节,但尚未改变人才作为行业核心价值的本质。

据肖远企介绍,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聚焦三大方向:首先是中后台运营的智能化升级,涵盖数据采集处理、客户风险评估等基础环节;其次是客户服务场景的深度渗透,包括智能客服、精准营销及客户关系维护;第三是金融产品创新,通过数据分析实现个性化服务供给。他以浦发银行为例说明,该行投入近5亿元建设人工智能中心后,内部管理架构与对外服务模式均发生显著变革,客户在网点办理业务的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柜员借助AI工具可更高效地解决复杂问题。

保险业的数据同样印证了AI的赋能效果。平安保险披露显示,其80%的客户服务通过智能系统完成,不仅响应速度提升30%,且答复标准化程度显著提高。肖远企特别强调,这些应用并未削弱员工价值,反而创造了新的岗位需求。“目前尚未出现因AI应用导致大规模人员调整的案例,员工始终是金融机构最有效的生产力。”他指出,在信贷审批、保险定价、精算模型等核心领域,人类的专业判断仍不可替代。

针对AI应用带来的新型风险,肖远企从机构与行业两个维度展开分析。微观层面,模型稳定性风险与数据治理风险成为主要挑战:部分金融机构过度依赖单一算法模型,导致业务拓展存在系统性隐患;数据采集的合规性、质量监控及后续评估机制尚不完善。宏观层面,行业集中度风险与决策趋同风险值得警惕——少数技术提供商可能形成市场垄断,而标准化模型的使用或导致金融机构策略高度相似,引发“共振效应”。

“历史经验表明,科技革命虽会改变风险表现形式,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根本性问题始终存在。”肖远企比喻道,AI如同为金融行业安装了“新引擎”,但方向盘仍需人类掌控。他特别提醒关注金融结构变化,强调多元化市场主体对维持行业稳定的重要性,“一个有效的金融生态应当包容不同规模、不同技术路线的参与者”。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