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长城汽车用Hi4技术体系给出了答案。这项以都江堰“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理念为灵感的技术,不仅斩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更在混动领域掀起一场技术革命。从战国时期泽被万物的都江堰,到如今引领行业变革的Hi4,两者跨越两千年的智慧共鸣,印证了技术创新始终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作为中国首个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登记的行业奖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的权威性不言而喻。该奖项评审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领衔,汇聚高校学者、企业总工等产业精英,评审标准涵盖技术原理、专利布局、实测数据等硬性指标,杜绝任何商业操作空间。正是这种近乎严苛的评选机制,让Hi4技术体系的获奖更具含金量——它不仅代表着混动技术的突破,更象征着中国汽车工业从技术跟随到自主创新的跨越。
在混动技术“百家争鸣”的当下,Hi4的脱颖而出绝非偶然。传统混动方案往往陷入“性能与效率二选一”的困境:要么高速动力衰减,要么行驶顿挫明显。而Hi4通过构建4大混动四驱架构、9套动力总成,配合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实现了动力输出、驾控稳定性、燃油经济性的多维平衡。这种“全工况效率最优”的特性,让混动车真正摆脱场景限制,成为覆盖城市通勤与越野探险的全能选手。

更值得关注的是,Hi4技术体系打破了四驱技术的“豪华壁垒”。过去,智能四驱系统仅见于高端车型,而长城汽车将其普及至全品类产品,让普通消费者也能享受四驱带来的安全与操控提升。这种“技术平权”理念,与长城汽车长期坚持的“用户思维”一脉相承——技术创新的最终目标,是让更多人获得优质出行体验。
从燃油车时代的3.0T发动机、纵置9AT,到新能源赛道的双电机多挡串并联四驱、Hi4-T越野混动系统,长城汽车的技术探索从未停歇。近三年研发投入超百亿元,累计申请专利超5万项,其中Hi4体系涵盖六大技术域的122件发明专利,并参与制定9项国家标准。这些数字背后,是长城汽车对“长期主义”的坚守:在硬派越野市场,其份额从2020年的26.9%跃升至2024年的52%,带动自主品牌占比突破80%;在海外市场,搭载Hi4技术的产品已出口19个国家,实现从“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的升级。
市场数据印证了消费者对长城技术的认可。2023年5月至2024年,Hi4车型累计销量达913亿元,贡献税收58亿元,不仅为产业链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更以“真金白银”的投票证明:技术创新才是赢得市场的根本。当其他品牌沉迷于价格战时,长城汽车选择用Hi4构建系统性技术生态——从混动构型到电池安全,从悬架调校到全地形控制,每一项突破都在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最终形成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从都江堰的治水智慧到Hi4的技术哲学,长城汽车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创新,是让古老智慧焕发新生,让前沿技术普惠大众。当这份承载着技术厚度与产业责任的荣誉落地,中国汽车工业的全球化征程,正因Hi4这样的“技术灯塔”而愈发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