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图灵奖获得者、田纳西大学教授杰克·唐加拉以《高性能计算改变世界》为主题发表演讲。他透露,当前全球顶尖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已突破EFLOPS(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秒)量级,其中美国国家实验室的“酋长岩”以1.742EFLOPS的运算速度位列全球超算500强榜首。
作为全球超算500强榜单的联合发起人,唐加拉长期致力于推动计算机性能评估体系的发展。他因在数值算法和软件库领域的开创性贡献,于2021年荣获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高荣誉——图灵奖。在演讲中,他强调高性能计算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从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到气象预测、药物研发,再到宇宙演化研究,这些前沿领域均依赖强大的算力支撑。例如,科研团队可通过超级计算机进行虚拟实验,验证理论模型的准确性。
算力评估的核心指标是每秒浮点运算次数(FLOPS)。唐加拉解释称,浮点运算涉及实数计算,对计算机硬件性能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全球顶尖超算的运算能力已达10的18次方次/秒,即E级算力标准。根据最新榜单,除“酋长岩”外,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前沿”(1.353EFLOPS)和“极光”(1.012EFLOPS)也跻身E级超算行列。
谈及中国超算发展,唐加拉表达出复杂态度。他指出,尽管中国超算系统近年来未参与国际排名申报,但根据行业信息推测,中国至少拥有3至4个E级超算系统,且核心部件采用自主研发技术。这一判断与历史数据形成呼应:中国“天河”系列超算曾多次登顶全球500强榜单,累计有近50个系统入选该榜单。
国内算力建设同样呈现蓬勃态势。根据权威机构发布的《综合算力指数》显示,截至今年年中,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数突破1085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整体算力规模保持全球领先。在“东数西算”工程推动下,西部地区新增算力占比超过七成,全国干线光缆网络已铺设超250条。这些基础设施支撑下,中国已发布1509个人工智能大模型,数量位居全球首位。
唐加拉在演讲中特别提到,算力竞争已进入新阶段。当运算速度突破EFLOPS量级后,能源效率、软件生态和跨领域应用能力将成为决定超算实际价值的关键因素。这种技术演进趋势,正在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