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Donald King曾将普华永道(PwC)的工作视为人生理想,却在斩获公司OpenAI黑客松冠军后两小时,意外接到裁员通知。这位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金融专业毕业生,从技术咨询助理做起,因对人工智能的浓厚兴趣主动加入AI Factory团队,最终成为产品经理兼数据科学家。他每周工作60至80小时,不仅主导开发自动化智能体,还在公司内部举办AI知识分享会,吸引超过200名同事参与。
2024年10月,King带领团队开发的AI自动化系统在全公司3000人参与的黑客松竞赛中夺冠。这套能替代人工操作的智能体本应成为晋升资本,却成为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公司以"业务收缩"为由解除劳动合同,这个结果让他陷入自我怀疑:"我为500强客户设计裁员工具,最终却裁到了自己头上。"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开发的智能体虽仅具备5岁儿童推理能力,但凭借海量数据优势,正在取代承担重复性工作的初级岗位。
被裁后的低谷期,King选择在TikTok记录这段经历。视频中他手持解雇通知书的画面意外走红,两周内获得数百万播放量。这段经历不仅带来流量,更让他发现新机遇——众多企业主通过社交媒体寻求AI转型方案。凭借在普华永道积累的商业洞察力,他决定用离职补偿金创办AI营销机构AMDK,目标客户锁定传统行业CEO。
创业初期,King将普华永道的工作经历转化为信任背书。那些曾经让他疲惫不堪的提案撰写、跨时区团队协作,如今成为理解企业运营的宝贵经验。他帮助客户在TikTok建立个人品牌,同时开发后台运营智能体,业务范围从初创公司扩展至估值超十亿美元的企业。这种从"打工人"到"创业者"的身份转变,让他找到比稳定工作更强烈的成就感:"现在每项决策都在塑造自己的事业,这种掌控感无可替代。"
尽管收入波动和运营压力远超预期,King仍认为被裁是"人生转折点"。他建议职场人建立人脉清单,定期维护关系网络,并强调:"在AI时代,保持技术敏感度与商业嗅觉同样重要。"目前AMDK已形成稳定客户群,部分企业正委托开发定制化智能体。这个曾被AI替代危机击中的年轻人,正用自己创造的技术工具,为更多企业开辟数字化转型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