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端TWS耳机市场中,苹果AirPods Pro系列凭借其持续的软件更新周期,成为长期“保值率”最高的产品之一。这一点,从其售后服务和用户体验中可见一斑。与市场上其他品牌相比,AirPods Pro系列在软件支持和生态整合方面表现出色,成为不少消费者的首选。
当前的高端TWS耳机市场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方面,部分HiFi品牌推出的产品以豪华的声学配置为卖点,但价格往往高达三四千元甚至更高。然而,这些产品在软件和APP体验上却常常不尽如人意。受限于蓝牙传输的瓶颈以及耳机本身的体积和重量,这类产品常被批评“声价比不足”,甚至有用户认为不如选择蓝牙小尾巴搭配有线耳机。
另一方面,以AirPods Pro系列为代表的手机厂商推出的TWS耳机,在软件和互联特性上更胜一筹。不过,这些产品也存在明显短板。大多数手机厂商对“调音”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产品听起来声音表现参差不齐。由于这些厂商倾向于将TWS耳机视为“快消品”,往往不愿为产品提供长期且深入的软件功能支持。更不用说,许多品牌的TWS耳机依赖第三方芯片方案,导致每一代产品的功能难以延续。
苹果选择了与这些“快消TWS耳机”不同的道路,那么其产品的实际表现如何呢?近期发布的AirPods Pro 3成为关注的焦点。初看之下,AirPods Pro 3的外观似乎没有太大变化,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其设计细节几乎都为新功能服务。
例如,AirPods Pro 3的耳机出音口和单元之间的夹角比前两代更小。这一设计不仅增大了腔体外壳与耳道的接触面积,还通过更换发泡材质的耳塞套,使佩戴更加稳固。这不仅提升了降噪效果,也符合其更偏向“运动向”的产品定位。同时,减小的夹角使单元摆放更接近“正出音”,有助于减轻耳塞内部的混响,使声音更加清晰。
AirPods Pro 3的新设计还包括耳道心率传感器。这一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智能手表上的光学心率计类似,但由于耳廓皮肤通常比手腕更薄,通过双耳传感器信号的相互校正,AirPods Pro 3能够提供比常见智能手环更准确的心率监测结果。不过,出于续航考虑,这一功能目前只能在“运动模式”下使用,适合那些不喜欢或不能使用智能手表、手环的用户。
从尺寸上看,AirPods Pro 3的单耳机尺寸为30.9*19.2*27.0mm,比前代更长,重量也从5.3g略微增加到5.55g。增加的重量主要源于内置电池容量的提升,从前代的49.7mAh增加到58mAh,使典型续航时间增加了30%。相比之下,充电盒的尺寸略有扩大,但电池容量从523mAh减小到344.53mAh,导致总续航时间有所缩短。充电盒的正面指示灯被隐藏在面板下方,可能是为了提升防水等级。AirPods Pro 3的防水能力达到IP57,比前代的IPX4更强,能够应对日常淋雨或短暂落水的情况。
尽管许多手机厂商宣称兼容AirPods系列耳机,但这并不意味着苹果的TWS耳机是为第三方设备设计的。苹果没有为AirPods系列推出专门的控制APP,要充分利用AirPods Pro 3的全部功能,一台iPhone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基于耳廓形状检测的空间音频和可自定义的降噪模式,都需要通过iPhone进行设置。
在功能方面,AirPods Pro 3的“设备查找”功能得到了显著提升。由于其内置的UWB芯片从前代的U1升级到U2方案,在测试中,AirPods Pro 3能够在约20米的距离内与耳机建立连接,并提供精确的指向性查找,在20-30cm的距离上提供具体定位。这一设计在公共场合使用时显得尤为优雅。
降噪表现是AirPods Pro 3的一大亮点。苹果宣称这一代的降噪效果“翻倍”,但未明确说明具体实现方式。从实际体验来看,AirPods Pro 3的降噪效果确实更加明显,尤其是针对交通工具的胎噪和室内风机的风噪等日常背景噪音。相比之下,其他品牌的TWS耳机在降噪逻辑上可能保留部分噪音以提高安全性,但AirPods Pro 3在“完全降噪”模式下表现更为彻底。对于人声的降噪,AirPods Pro 3会根据距离决定是“消除”还是“通过”,避免突然被不相干的说话声吓到。
在音质方面,AirPods Pro 3依然最高只支持AAC格式的蓝牙音频编码方案。尽管苹果没有推出自己的蓝牙无损音频传输方案,但其AAC方案的无转码和低延迟特性,使其在传输损失上并不一定逊色于其他品牌的LDAC或LHDC方案。调音风格上,AirPods Pro 3与前代相比,高频延展性和低频量感都有所增强,使弦乐器和女性歌手的声音表现更加“刺激”,低频的“轰头感”也更加明显。不过,这种“两头翘”的调音风格对音源类型较为挑剔,中频部分可能不够明亮,长时间监听时可能不太适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