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深夜的戈壁滩上,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如擎天巨柱般矗立在发射塔架前。10月31日23时44分,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橘红色烈焰从火箭底部喷涌而出,船箭组合体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直刺苍穹,现场观众不约而同发出惊叹。
"3、2、1,点火!"当倒计时归零的瞬间,整个戈壁滩仿佛被点燃。火箭升空产生的震动波穿过空气,让地面观礼的人群感受到明显的震颤。额济纳旗小学五年级学生丁羽漠攥着望远镜的手微微发抖:"火箭飞过头顶时,连头发都被热浪吹起来了!"这个从小痴迷航天科普的小男孩,此刻正盯着天空中的亮点,脑海里想象着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对接的场景。
在30公里外的东风镇,牧民那日松通过望远镜目送火箭消失在云层中。他家三代人见证过二十余次神舟发射,窗台上摆放的航天纪念章见证着这个牧民家庭与中国航天的特殊缘分。"每次发射都像过节,连羊群都会安静下来看火箭。"那日松抚摸着祖传的银质头饰笑道。
安保阵线最外围的民警们直到火箭入轨才松了口气。内蒙古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的"00后"女警王玲第三次执行发射安保任务,她和同事们在零下5℃的寒风中巡逻了12个小时。"虽然看不到发射瞬间,但听到对讲机里传来'船箭分离'的报告时,所有人都激动地鼓掌了。"王玲哈着白气说,制服肩章上的国旗徽章在月光下闪闪发亮。
发射场逐渐恢复宁静,只有未燃尽的推进剂在夜空中划出淡蓝色轨迹。胡杨林在星光下投下细长影子,仿佛在守护这片见证中国航天征程的热土。控制大厅里,工程师们开始核对各项数据,为下一次任务做准备;观测区的游客们带着震撼与期待陆续返程,而新的航天梦想,正在无数颗年轻的心中悄然萌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