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星际彗星3I/ATLAS亮度激增超预料,成因待解引科学界关注

   时间:2025-11-02 21:03:39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一颗编号为3I/ATLAS的星际彗星正引发科学界的高度关注。这颗来自太阳系外的天体在接近太阳的过程中,展现出远超预测的亮度变化,其异常增亮现象至今未能找到确切解释。

作为人类已知的第三颗进入太阳系的星际天体,3I/ATLAS的观测价值尤为突出。此前发现的2017年"奥陌陌"与2019年2I/Borisov彗星均曾引发科学热潮,这类短暂造访的星际访客为研究其他恒星系统的物质构成提供了独特窗口。科学家原本预期3I/ATLAS会遵循太阳系彗星的典型行为模式,在10月29日抵达近日点时逐渐增亮。

传统太阳系彗星的增亮机制主要源于冰质升华过程。当彗星接近太阳时,表面冰层受热直接转化为气体,携带尘埃颗粒形成彗发和彗尾。这些反射阳光的尘埃本应使3I/ATLAS的亮度呈现渐进式增强,但实际观测显示其亮度增速远超同类天体。亚利桑那州洛厄尔天文台与海军研究实验室的联合研究团队指出,该彗星的增亮速率显著高于日心距离相近的奥尔特云彗星。

多国航天器组成的观测网络捕捉到了这一异常现象。日地关系天文台(STEREO)双卫星、太阳与日光层观测站(SOHO)及GOES-19气象卫星协同工作,构建起立体观测体系。由于地面望远镜需等待至11月中下旬彗星脱离太阳强光干扰后才能重新观测,空间探测成为当前唯一有效的研究手段。

针对亮度异常现象,研究团队提出两种主要假设。其一涉及彗星接近太阳时的运动速度,其二则指向其独特的物理特性。若3I/ATLAS的内部成分与太阳系彗星存在本质差异,可能暗示其母恒星系统具有截然不同的化学环境。研究论文特别强调,彗核的成分、结构或形态异常,既可能源于原生恒星系统,也可能在星际旅行中演化形成。

进一步分析显示,该彗星在距离太阳仅三倍日地距离时,升华过程仍以二氧化碳为主。这种异常的升华模式可能产生冷却效应,抑制了水冰向水蒸气的转化。研究团队坦言,目前尚未建立能够准确解释该现象的物理模型,导致对彗星过近日点后的行为预测充满不确定性——其亮度可能持续增强、趋于稳定或迅速衰减。

这颗神秘彗星正以独特方式挑战现有认知体系。当它最终脱离太阳强光照射后,科学家有望通过持续观测揭开更多隐藏特性。研究团队强调,后续观测数据或将为构建更精确的物理模型提供关键依据。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