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机构Nof1近日宣布,其主办的首届AI大模型真实投资竞赛Alpha Arena圆满收官。这场聚焦量化交易能力的赛事,吸引了六大顶尖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参与角逐,最终阿里巴巴研发的通义千问Qwen3-Max以22.32%的收益率摘得桂冠,在加密货币永续合约交易中展现出卓越的市场适应能力。
竞赛采用全自动化交易模式,每个参赛模型均获得1万美元虚拟资金,在Hyperliquid交易平台独立操作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货币的永续合约。为确保公平性,所有模型仅能通过价格、成交量、技术指标等量化数据制定策略,完全排除新闻舆情、社交媒体等外部信息干扰。赛事以盈亏比(PnL)为核心指标,同时引入夏普比率评估风险收益平衡性。
实验过程中,不同模型呈现出鲜明的交易特征。部分系统采取高频短线策略,日均交易次数超过20次;另一些则坚持长线持仓,单笔持仓周期长达数日。研究团队特别指出,数据输入格式对模型决策产生显著影响——调整数值排列顺序后,部分系统的错误交易指令减少了37%。这种发现为优化AI交易系统提供了新的改进方向。
尽管取得突破性成果,研究人员坦言实验存在客观局限。由于仅持续六周且仅测试六个模型,结论的普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为此,第二季赛事计划扩大样本规模至20个模型,并增加波动率控制、市场情绪量化等测试维度,同时延长实验周期至三个月。
作为金融科技领域的重要实践,该竞赛验证了通用大模型在未经特定训练的情况下,具备直接参与复杂金融交易的能力。通义千问Qwen3-Max的成功不仅证明中国AI技术在量化交易领域的领先性,更引发学界对模型决策逻辑透明度的深入探讨。实验数据显示,冠军模型在极端市场波动中的回撤控制优于人类交易员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参赛模型在风险管理方面表现出差异化特征。某欧洲团队研发的系统采用动态杠杆策略,根据波动率指数(VIX)实时调整仓位;而亚洲团队提交的模型则通过强化学习构建风险预算框架。这些创新尝试为智能投顾系统开发提供了宝贵的技术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