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国零售业务的股权结构迎来重大调整。知名投资机构博裕资本与星巴克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组建合资公司共同运营中国市场业务。根据协议,博裕资本最高可持有合资企业60%股权,星巴克保留40%权益,同时作为品牌授权方继续提供知识产权支持。
此次交易中,星巴克中国业务整体估值定为40亿美元(不含现金及债务),较此前市场传言的50-60亿美元有所下调。但星巴克强调,其中国业务总价值超过130亿美元,包含股权转让收益、合资公司权益价值及未来十年授权经营收入三部分。合资公司预计在完成监管审批后,于2026财年第二季度正式成立。
作为交易核心推动者,博裕资本合伙人黄宇铮将主导项目运营。这位兼具麦肯锡与高盛背景的投资人,曾担任港交所上市委员会委员,目前同时兼任SKP百货及关联公司瑞得时尚的董事。今年8月,他刚代表博裕资本完成对高端商场SKP百货约45%股权的收购,通过瑞得时尚实现全资控股。
博裕资本自2011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管理近百亿美元资产的综合性投资机构,其投资者包括淡马锡、李嘉诚基金会等。公司投资版图覆盖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房地产及新能源等领域,近年重点布局"衣食住行"消费赛道。除星巴克外,还参与加拿大鹅收购谈判、蜜雪集团与华润饮料IPO基石投资,并在万科旗下万物云、金科服务等物业企业持有重要股权。
面对本土品牌激烈竞争,星巴克中国业绩承压明显。瑞幸、库迪等平价咖啡品牌通过低价策略快速扩张,门店数量分别达2.72万家和1.45万家,远超星巴克的8011家。新茶饮品牌如喜茶、霸王茶姬的崛起,进一步分流消费群体。财务数据显示,星巴克中国营收自2021年36.75亿美元峰值后持续下滑,2024财年收入30.08亿美元,而同期瑞幸收入达35.08亿美元。
价格体系方面,星巴克客单价维持在35-40元区间,是瑞幸、库迪(10-15元)及新茶饮品牌(15-20元)的两倍以上。为应对挑战,星巴克加速本土化转型:今年推出金桂系列、椰咖系列等新品,首次对星冰乐等非咖啡产品进行2-6元降价,并加快数字平台创新。2025财年收入同比增长5%至31.05亿美元,单店经济效益显著改善。
根据合资公司规划,星巴克门店将加速向三四线城市渗透,目标从现有8000家扩张至2万家。博裕资本的本地化资源与运营经验,被视为推动下沉市场拓展的关键。星巴克董事长倪睿安表示,此次合作将强化品牌在中小城市的竞争力。黄宇铮则强调,要在保持高端定位的同时,为中国消费者创造更具创新性的体验。
此次股权调整标志着跨国消费品牌本土化进入新阶段。当国际巨头与本土资本深度绑定,咖啡市场的竞争格局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