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消费互联网的热潮逐渐退去,产业互联网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参与者的目光。然而,在互联网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的当下,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和技术应用仍难以完全摆脱传统互联网的框架。但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特别是AI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产业互联网正逐步突破互联网的束缚,开启新的发展篇章。
以AI为核心,探索产业互联网的落地路径,已成为众多参与者的新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参与者利用AI技术解决传统互联网难以触及的痛点;有的通过AI重新定义自身,寻找新的增长点;还有的借助AI激活存量市场,挖掘新的增量空间。这些实践表明,AI正在为产业互联网创造前所未有的机遇,参与者的增长潜力也远超互联网时代。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其与产业结合的日益紧密,产业互联网的新机遇将不断涌现,释放的潜能也将愈发强大。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深刻影响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重心。
尽管产业互联网的概念源于消费互联网,但其本质始终聚焦于“产业”。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消费互联网的视角看待产业互联网,导致发展重心偏离了“产业”本身。实际上,产业互联网的核心在于推动产业的变革与升级,而非简单套用互联网模式。许多参与者之所以停滞不前,正是因为他们将“互联网”视为重点,却忽视了实现产业蝶变的关键方法。
AI的兴起为产业转型提供了新动力。当AI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产业的升级不再遥不可及。参与者开始将思考重心从“互联网”转向“产业”,通过AI技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实现产业的真正变革。这一过程中,产业互联网的重心悄然转移,新的产业形态、流程和供给方式不断涌现,释放出更大的潜能。
在产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探索中,S2B模式曾备受关注。然而,受消费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人们往往以“中心化”视角解读S2B模式,导致落地实践时也沿用“中心化”逻辑。例如,“赋能”“改造”等概念,正是这种思维的体现。但实践证明,单纯依赖“中心化”模式无法真正诠释产业互联网,甚至可能将其引向消费互联网的老路。
随着AI的落地,其衍生的模式逐渐呈现出“去中心化”特征。AI不再局限于某个中心节点,而是深入产业和生活之中,使产业端和消费端都能受益。Deepseek的成功便是典型案例,它展示了AI如何通过“去中心化”实现产业的变革与升级,满足消费端的新需求。
AI的浪潮还改变了产业互联网的运行机制,使其从“由外而内”转向“由内而外”。在消费互联网时代,改造通常从消费端或产业末端入手,属于“由外而内”的过程。这种机制虽能带来短期变化,但难以触及产业前端,导致发展陷入瓶颈。而AI的成熟使产业互联网开始从产业前端入手,实现贯穿始终的改造与升级。这种“由内而外”的机制释放的潜能远超以往,为产业互联网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今,AI正引发一场全新的变革,产业互联网也在此浪潮中打开新机遇。随着这些机遇的涌现,产业互联网释放的潜能将远超消费互联网时代,一个更具想象力的时代正悄然来临。在这一过程中,AI不仅是推动者,更是产业互联网变革的核心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