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以“AI共生、智启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浙江乌镇拉开帷幕。这场科技盛会吸引了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的670家企业与机构参与,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数字孪生、量子计算等领域的最新突破,成为观察全球数字技术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

在博览会精品首发活动中,十项前沿成果集中亮相。其中,浪潮云洲推出的“工程机械行业大模型工匠一体机”引发行业关注。该设备覆盖46个工业场景,通过将工匠经验转化为算法模型,构建了“开箱即用”的AI平台。据现场负责人介绍,在焊接工艺优化场景中,系统可实时诊断气孔缺陷并自动调整参数,使复杂构件的焊接合格率提升15%。
工业场景的智能化转型成为展会焦点。群核科技发布的SpatialTwin云原生平台,整合了空间大模型与数字孪生技术,为工厂提供从设计仿真到机器人训练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公司负责人指出,该平台已帮助多家制造企业缩短30%的产线调试周期,证明具身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落地价值。
算力基础设施的创新同样引人注目。国星宇航展示的“零碳太空计算中心”通过卫星组网技术,实现了太空边缘计算与地面AI的协同运行。中科曙光推出的scaleX640超节点设备,单机柜集成640块智能算力卡,将国产智能算力的商业化进程推进至新阶段。企业代表表示,通过架构优化与软硬协同,新一代智算中心的综合性能较传统方案提升40%。
在同期举行的领先科技奖颁奖典礼上,17个项目从全球申报中脱颖而出。百度“剧本驱动多模协同的高拟真数字人技术”位列其中,该技术已生成超10万个数字人,广泛应用于电商直播、在线教育等领域。项目负责人透露,新一代数字人将具备更强的情感交互能力,计划明年推出医疗咨询专用版本。
阿里巴巴的开源战略引发技术圈热议。通义千问系列模型已开放300余个版本,覆盖语言、视觉、编程等多个方向。集团公共事务总裁闻佳强调,通过持续开源,阿里巴巴正与全球开发者共建开放生态,目前其模型日均调用量突破百亿次,服务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开发者。
展会现场,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互动体验区排起长队。在工业机器人展区,一款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机械臂正在演示精密装配,其动作精度达到0.02毫米。技术人员介绍,这类设备已进入汽车制造、电子装配等多个行业,帮助企业降低40%的人力成本。
多家参展企业表示,数字技术正经历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创新的转变。中科曙光总裁助理杜夏威指出,当前行业面临算力效率与能耗的双重挑战,需要通过芯片架构革新、液冷技术普及等手段实现突破。数据显示,采用新型散热方案的智算中心,PUE值可降至1.1以下,较传统机房节能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