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拥有76年历史的全球知名企业,Honda近日以"海陆空全领域技术矩阵"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为连续八年参展的"全勤企业"。本届展会上,Honda通过六大展区系统呈现了从两轮出行到航空航天、从新能源技术到安全创新的全方位技术布局,吸引众多专业观众驻足参观。

在两轮出行领域,Honda带来六款代表性车型组成"技术方阵"。首次展出的CB500 SUPER FOUR凭借经典四缸发动机与现代设计语言的融合,成为摩托车展区的焦点;同为新品的CBR500R FOUR则通过空气动力学设计与智能骑行系统的结合,展现出运动车型的科技进化。经典旗舰车型GL1800 Gold Wing Tour与探险踏板X-ADV的同台亮相,印证了Honda在豪华休旅与多功能车型领域的持续创新。现场同步展示的电动概念车,通过可变形车身结构与智能交互系统,勾勒出未来两轮出行的技术图景。
新能源战略推进方面,Honda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持续深化。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今年3月正式投产,首款纯电车型P7同步下线;4月发布的烨品牌GT车型完成全球首秀,标志着Honda电动化进入新阶段。技术展区中,荣获"2024中国十佳车身"的ACE承载式结构引人注目,该技术通过独特的能量传导路径设计,在碰撞中实现双向安全保护,目前已应用于烨品牌首款车型东风Honda S7。
安全技术展区呈现了Honda"交通事故零死亡"的研发理念。第三代行人保护假人PolarⅢ通过高精度生物力学模拟,为车辆碰撞测试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撑。自1998年研发首代产品以来,Honda已积累超过2000组碰撞数据,推动形成覆盖主动安全、被动安全及行人保护的完整技术体系。展区现场演示的碰撞实验视频,直观展现了ACE车身结构在真实场景中的保护效能。

在动力产品领域,Honda展示了船外机BF10与变频发电机EU32i的最新技术。BF10通过智能电喷系统与轻量化设计,实现动力输出与燃油效率的平衡;EU32i采用的变频技术则将发电效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满足户外作业与应急供电的多样化需求。这些产品与航空航天展区的火箭实验机模型形成技术呼应,展现出Honda在动力系统领域的跨领域研发实力。
航空航天展区成为本届Honda展台的最大亮点。通过多媒体互动装置,观众可了解Honda自主研发的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进展。今年6月,该火箭在日本北海道完成垂直起降实验,成为日本首家掌握此技术的民间企业。展出的实验机模型显示,Honda火箭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可更换燃料舱实现多次发射,目标是将单次发射成本降低至传统火箭的十分之一。
Honda中国本部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市场的电动化转型速度超出预期,我们将加速本土研发体系建设,今年内将中国研发团队规模扩大30%。通过与本土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Honda计划在2030年前推出15款纯电车型,同时保持两轮出行领域的全球技术领先地位。"这种"扎根中国、服务全球"的战略调整,正在重塑这家跨国企业的技术发展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