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开信中,这位将PyTorch从学术原型打造成行业标准的技术领袖透露,离职决定源于对职业发展的深度思考。"我不想成为被项目终身绑定的开发者",他坦言在休完育儿假后意识到,这个支撑着全球90%以上AI研究的框架已具备独立发展的能力。数据显示,当前PyTorch不仅支持着百亿亿次级超算训练,更渗透到从顶尖实验室到印度乡村学校的各个教育层级。
回顾在meta的职业生涯,Soumith特别提及2015年加入FAIR(Facebook AI Research)的"魔法时光"。当时团队在完全开放的环境中攻坚前沿技术,他参与开发了首个GAN模型、星际争霸智能体,并主导搭建了FAIR首个计算集群。这些经历最终催生了2017年诞生的PyTorch框架,其动态计算图设计彻底改变了深度学习开发范式。
对于项目交接,他表现出充分信心。现任核心团队包含多位从早期就参与建设的资深工程师,其中系统架构师Suo Zou在近两年成为其战略合作伙伴,负责过高可靠性核心系统开发的Jana Eggers也已加入决策层。技术路线图显示,2025年的产品规划将重点强化分布式训练和边缘计算支持。
在告别信中,Soumith用大量篇幅感谢合作伙伴。他特别提到meta基础设施团队在集群建设中的支持,以及硬件厂商在生态适配方面的协作。对于开源社区,他回忆起2017年NeurIPS大会上,一位研究生含泪分享PyTorch助其突破三年研究瓶颈的经历,认为这种技术赋能带来的成就感无可替代。
关于未来规划,这位技术领袖表示将探索"小而未知的领域",拒绝在meta内部转岗的选择。"好奇心最终战胜了影响力",他形容当前位置虽处于AI产业核心,但更渴望体验初创阶段的探索乐趣。不过他强调不会彻底远离,将以观察者身份持续关注PyTorch发展,偶尔通过提交代码问题的方式保持参与。
行业分析指出,PyTorch的成熟度已达到新阶段。根据最新技术报告,其自动微分系统性能较三年前提升47%,分布式训练效率达到理论峰值的92%。这些技术突破,加上拥有数百名贡献者的开源社区,为Soumith的离开提供了坚实基础。市场观察家认为,此次人事变动或预示AI基础设施领域将迎来新一轮创新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