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烟雨的笼罩下,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拉开帷幕。这场汇聚全球目光的盛会,通过议题设置与行业分享,为参会者提供观察技术趋势的独特视角。其中,“六小龙乌镇对话”成为首日焦点,深度求索、宇树科技、强脑科技、群核科技、云深处科技、游戏科学六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这些横跨具身智能、脑机接口、空间智能、大模型及游戏领域的前沿公司,正以互联网十年积累为基石,探索技术新边界。
科技行业的十年变迁在对话中显露端倪。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黄晓煌回忆,2015年他在英伟达从事硬件研发时,这份工作在硅谷并不受重视。而今,这家曾被冷落的企业已成为AI时代的核心供应商。“中国互联网庞大的用户基数与数据积累,为AI发展提供了关键燃料。OpenAI等国际企业的崛起,同样离不开互联网开放数据的支撑。”他指出,这场技术浪潮既是全球趋势,也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缩影。
技术突破的轨迹在具体案例中愈发清晰。云深处科技创始人朱秋国用机器狗的进化史诠释这一过程:2015年设备需钢丝绳辅助站立,2018年实现自主行走但仍面临磨损问题,如今行业应用路径已基本打通。“从解决基础运动问题到拓展商业场景,我们完成了从‘做狗’到‘做人’的跨越。”他调侃道。游戏科学创始人冯骥则从市场数据中捕捉机遇:2016年全球最大PC游戏平台简体中文用户占比超三分之一,同年中国本土电影登顶票房冠军,这些信号让他坚信,中国团队制作的高质量本土内容将获得市场回报。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被冯骥视为产业发展的注脚。“这款游戏让许多玩家摆脱‘游戏羞耻’,但更深层的变化在于,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全球最大游戏市场地位。”他援引调研数据称,去年全球最赚钱的十款游戏中,四款由中国团队开发,另有三款由中国公司参与研发。这种市场优势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土壤,游戏科学的突破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对于技术前沿的未来图景,企业掌舵者们给出多元预测。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认为,具身智能领域正经历“科幻照进现实”的变革,未来两年惊喜将远超当前。他坦言,行业仍面临模型结构与数据规模的双重挑战——机器人硬件差异导致数据采集标准缺失,摄像头安装位置等基础问题尚未形成全球共识。“但乐观来看,具身智能通用模型可能成为通往AGI的路径。”他表示。
深度求索资深研究员陈德里从时间维度剖析AI影响:3-5年内AI尚无法独立完成工作;5-10年将引发就业结构调整;10-20年后可能重塑社会秩序。“这与工业革命本质不同,AI可能超越人类智能,导致传统工作模式彻底改变。”他强调,科技企业需提前思考社会治理方案,同时指出AI的泛化学习能力与真实世界链接将在未来二十年取得突破。
脑机接口领域则聚焦医疗革命。强脑科技创始人韩璧丞披露,全球36%的医疗支出用于大脑相关疾病,但阿尔茨海默症、自闭症等仍缺乏根治手段。他透露,团队正在研发的体重管理产品通过神经调控抑制饥饿感,预计2027年面世。这项突破或许只是开始,脑机接口技术有望在未来解决更多脑疾病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