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赋能短剧新赛道:中国微短剧市场开启“智造”新篇章

   时间:2025-11-10 09:36:23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一部名为《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的AI短剧近期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其在线播放量已突破5000万次。这部作品以龙族传说为背景,融合奇幻角色与情感叙事,画面呈现效果逼真,但所有内容均由人工智能技术生成。这一现象不仅展现了中国观众对AI影视作品的浓厚兴趣,也引发了关于技术革新对传统行业影响的讨论。

该剧导演陈坤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短剧单集时长控制在30秒以内,这种碎片化呈现方式既符合移动端观看习惯,也降低了AI生成内容的视觉瑕疵被察觉的概率。他表示:"当前AI技术虽未达到电影级标准,但已能满足短视频创作需求。"制作过程中,团队采用了多款AI工具:ChatGPT负责剧本构思,Midjourney生成静态画面,可灵AI完成动态视频渲染,Suno则承包了背景音乐创作,仅后期剪辑与配音环节需要人工介入。

另一部AI短剧《九尾狐男妖爱上我》凭借超现实视觉风格与荒诞剧情在社交平台走红。有观众评论称,这类作品无需深究逻辑细节,"沉浸式体验"能让人自动忽略画面中的不协调感。这种观影心态的转变,反映出AI内容正在创造新的审美维度。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讲师奥黛·阿瓦迪亚指出,AI技术使影视制作成本显著降低,创作周期大幅缩短。她认为这种技术不是威胁而是补充:"通过AI可以快速生成具有冲击力的视觉素材,为创作者提供更多实验空间。"她同时强调,影视从业者需要主动适应技术变革,将AI转化为辅助工具而非替代品。

版权争议成为AI影视发展绕不开的话题。由于训练模型需要大量现有作品数据,且缺乏合理的补偿机制,原创作者的权益保护面临挑战。AI生成内容本身也存在被复制的风险。对此陈坤强调,团队作品中的角色设计均源于原创构思:"无论是神话生物还是人类形象,都经过艺术化再创作,不存在抄袭问题。"这场技术革命正在重塑影视行业的生态格局,其长远影响仍有待观察。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