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在“复旦管院恢复建院40周年·领变者论坛”活动中,前荣耀终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赵明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展开深度对话。两位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创新模式以及个人职业理想等议题展开探讨,并特别回顾了荣耀品牌独立初期的艰难历程。
在论坛现场,赵明首次披露了2019年华为遭遇国际制裁时的关键抉择。他透露当时与家人进行了深入沟通,最终决定将个人资金投入公司运营,“必须与公司共进退,这场硬仗必须打赢”。他特别指出,制裁带来的冲击是全方位的,从供应链到市场渠道都面临严峻考验。据其回忆,公司内部曾出现人员思想波动,部分员工对未来产生动摇,但对他而言,这恰恰是展现领导力的关键时刻。
谈及荣耀独立的具体过程,赵明详细披露了关键时间节点。整个资产剥离流程仅用时约一个月,2019年9月底签署协议时,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亲自指定他带领团队完成独立运营。任正非认为,赵明在荣耀工作多年,其个人形象已与品牌深度绑定,是带领团队突破重围的最佳人选。面对这一重任,赵明坦言当时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离开效力多年的团队如同断腕之痛,但组织发展的规律要求每一代管理者都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在对话环节,陆雄文院长对荣耀独立后的商业模式转型表示关注。赵明回应称,团队在脱离原有体系后,迅速重构了研发、生产和销售全链条,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这场持续数月的战略调整,不仅验证了中国科技企业的抗压能力,也为行业提供了危机应对的典型案例。据现场观众反馈,两位嘉宾的对话内容兼具战略高度与实战细节,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宝贵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