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拆解英飞源40kW碳化硅充电模块:探秘三相交流输入下的高效充电设计

   时间:2025-11-10 19:53:25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充电头网对英飞源推出的REG1K0135A2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块进行了全面评测。这款模块采用金属外壳设计,通过螺丝固定组装,正面贴有信息标签。模块支持三相交流输入,输入电压范围为260~530V,直流输出电压范围150-1000V,输出电流133A,额定输出功率达40kW,可适配800V平台的新能源汽车。

在技术架构方面,该模块采用全新拓扑结构和全碳化硅设计,综合转换效率超过96%,峰值效率达97%以上。内部采用专利的功率管散热器一体化设计,并进行灌胶处理,相比传统风冷散热产品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模块尺寸为403×298×84.1mm,重量约15.5kg,机身两侧设有固定螺丝,前面板配备LED指示灯、拨码开关和提手,背面设有交流输入连接器和直流输出连接器。

拆解显示,模块采用上下两层结构设计,内部包含PFC和LLC两块PCBA模块。PFC部分采用德州仪器TMS320F28035PAG控制器,通过AMC1200B隔离放大器进行电流检测。开关管选用尚阳通SRC60R022FBS,搭配三安半导体SDS120J40H3碳化硅二极管进行整流,驱动部分采用纳芯微NSi6801BD隔离驱动器。输入端配置有三颗100A保险丝、压敏电阻、安规X2电容和共模电感,输出端采用江海CD296系列电解电容进行滤波。

LLC部分同样采用德州仪器TMS320F28035PAG控制器,开关管选用飞锃半导体ACM035P120QNN碳化硅MOS管,搭配ACD20PS120ANX和ACD40PD120AN碳化硅二极管进行整流。谐振电路采用7颗250V 3.3μF电容并联,变压器采用利兹线绕制。输出端配置16颗整流管,采用塑料密封支架固定在散热片上,并设有热敏电阻进行温度检测。

驱动电路方面,模块采用茂睿芯MD18624驱动器进行PFC开关管、LLC开关管和继电器驱动。辅助电源选用德州仪器UCC28C45控制器,搭配士兰微SVF9N90F开关管。通信接口采用纳芯微NSi1050隔离CAN收发器,符合ISO11898-2标准。散热系统配备三颗广泰永立MGT8012VB-W38散热风扇,具有IP55防护等级。

该模块在可靠性设计上表现突出,PCBA模块采用灌封工艺,背面涂有三防漆,关键元件通过打胶加固。输入端配置有气体放电管和Y电容进行过压保护,输出端设有防反接二极管和放电电阻。模块内部采用模块化设计,各功能单元布局合理,便于维护升级。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