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辉瑞三季净赚49亿美元,100亿收购Metsera布局减重市场

   时间:2025-11-12 12:03:46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国内创新药市场因BD交易(生物医药授权交易)的频繁发生而迎来新一轮行情。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跨国药企(MNC)在补充研发管线、应对市场竞争压力时的迫切需求。相较于国内创新药企业的活跃表现,多家全球头部药企的市场表现却陷入低迷,引发行业对未来竞争格局的深度关注。

强生、辉瑞、诺和诺德等国际药企巨头近期股价持续承压。以诺和诺德为例,这家因减肥药司美格鲁肽(Wegovy)而声名鹊起的丹麦药企,过去一年多股价跌幅超过65%,市值大幅缩水。类似情况也出现在默沙东、辉瑞等企业身上,其核心产品对业绩的支撑作用正逐渐弱化。市场分析指出,当单一大品种难以持续主导行业时,企业的估值逻辑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管线储备的广度与深度成为关键竞争要素。

在减重药领域,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11月18日,辉瑞宣布以100亿美元收购减肥药研发初创企业Metsera,交易方案包括每股65.60美元的初始现金支付,以及最高每股20.65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此次收购前,辉瑞曾与诺和诺德就该标的展开激烈竞购。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联邦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计划近期宣布,将首次为肥胖症及相关并发症患者报销减肥药费用,但作为交换,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价格将从每月1350美元降至350美元,礼来替尔泊肽注射液价格也将从1086美元降至346美元。若口服版司美格鲁肽获批,定价或低至每月150美元。

这场“以价换量”的交易对诺和诺德构成双重冲击。一方面,价格大幅下调直接压缩利润空间;另一方面,辉瑞通过收购Metsera加速布局减重市场,进一步挤压其市场份额。行业观察人士指出,随着各家MNC加速补充研发管线,全球爆款产品的争夺战将愈演愈烈,类似HPV九价疫苗的竞争场景可能在更多领域重现。

中国创新药企业成为跨国药企寻求突破的重要合作对象。据长江证券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创新药出海BD交易总包金额达750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从2024年的18%跃升至36%。典型案例包括:GSK以120亿美元总金额获得恒瑞医药PDE3/4抑制剂HRS-9821项目海外权益及11个项目独家选择权;武田制药以114亿美元授权合作,拿下信达生物IBI343及IBI3001中国以外地区权益。这些巨额交易背后,是跨国药企对管线储备不足的焦虑——每一次竞争对手的成功合作,都意味着自身市场机会的减少。

辉瑞的财务数据为其并购策略提供支撑。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166.5亿美元,同比下降6%,但优于分析师预期的165亿美元;调整后净利润49.49亿美元,同比下降18%,同样超出市场预期。前三季度累计营收450.22亿美元,同比下滑1.84%,但净利润同比增长23.59%至94.19亿美元。公司表示,成本削减措施有效缓解了销售增长放缓的压力,为收购Metsera提供了资金保障。辉瑞还终止了11个在研项目,涉及疫苗、代谢病、肿瘤及感染等多个领域,并上调全年盈利预期。

此次收购对辉瑞具有战略意义。过去几年,该公司股价跌幅超过60%,在减重市场布局屡遭挫折。若能通过Metsera的技术平台快速切入减重领域,不仅可能重塑竞争格局,还将为全球医药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对于中国创新药企业而言,跨国药企的管线补充需求持续释放,BD交易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