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方大会(COP30)在巴西贝伦举行期间,中国角系列活动引发广泛关注。其中,“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成为展示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成果的重要窗口。作为中国电动车行业代表,台铃集团受邀出席论坛,集团总裁姚立发表主旨演讲,分享企业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战略规划,并正式发布“智联电动车绿色低碳测评体系”建设计划,为南南合作框架下的气候行动提供中国方案。
姚立在论坛上详细介绍了《台铃绿色低碳与全球发展计划》。该计划以“智联电动车绿色低碳测评体系”为核心,通过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覆盖制造、使用、回收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体系。体系旨在研制技术标准、搭建技术系统、制定评测规则,并依托全域数据构建人工智能服务系统,最终推动形成可溯源、可循环、可持续的全球智联电动车产业生态。据悉,该体系建设工作已于2025年初启动,预计2026年完成,未来五年内将助力中国电动车产业全面绿色升级,并支持全球范围内的低碳出行普及。
台铃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了具体实施方案:在制造环节,企业将建立零碳工厂、低碳设计标准和绿色供应链体系,从源头减少碳排放;在使用环节,通过数字里程追踪、电池智能管理及用电量优化等技术,构建绿色出行服务体系,并配套激励机制;在回收环节,针对锂离子电池和铅酸电池分别设计回收路径,完善车辆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这些措施将共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降低产业整体环境影响。
自2004年成立以来,台铃始终将绿色理念贯穿研发、生产、供应链及服务全链条。企业已在中国惠州、无锡建成两座获权威认证的零碳工厂,为行业树立标杆;在重庆参与建设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在肯尼亚、乌干达、菲律宾等十余个国家开展绿色出行试点项目。针对非洲部分地区供电不足的挑战,台铃创新研发光伏三轮车,并在加纳等地推广TK90系列换电模式电动车,有效解决能源供给难题,展现了技术适配不同场景的灵活性。
姚立强调,台铃的绿色发展计划基于与全球伙伴的开放合作。企业将持续深化技术共享与模式创新,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与各国共同探索清洁、高效的出行解决方案,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产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