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世界2025大会上,AI技术的创新突破成为核心议题。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演讲中强调,AI能力正从工具属性转向企业原生能力,其价值已从成本控制转向生产力释放。他指出,推动AI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是激活企业创新动能的关键路径。
为支撑企业AI能力内化,百度智能云推出全栈AI云解决方案,涵盖AI Infra与Agent Infra两大核心架构。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沈抖透露,该平台将通过硬件创新与软件生态的协同,构建覆盖算力供给、模型开发到场景落地的完整闭环。
在算力基础设施层面,百度智能云发布新一代昆仑芯与天池超节点。其中,昆仑芯M100聚焦大规模推理场景,计划2026年上市;M300面向超大规模多模态模型训练,预计2027年推出。天池系列超节点实现性能跃升,256卡版本带宽提升4倍、整体性能提高50%,512卡版本可支撑万亿参数模型训练,千卡与4000卡超节点规划已提上日程。目前,三万卡昆仑芯集群已投入商用,未来将扩展至百万卡规模。
实际应用中,昆仑芯已为招商银行、南方电网等百家企业提供算力支持,覆盖金融、能源、制造等领域。其不仅支撑百度内部大模型推理,更通过百舸AI计算平台实现软硬件深度优化,成为国产AI算力的标杆性成果。
在模型与应用层,百度千帆平台完成Agent Infra全面升级。该系统将模型、上下文、工具与运行环境封装为动态交互单元,通过实时反馈机制实现持续优化。平台提供文心大模型最新版本及150余款主流模型,支持企业定制专属模型;企业级MCP服务整合百度搜索、地图等组件,并兼容第三方工具,其中AI搜索API已接入625家厂商。
数据服务模块可将企业业务流程转化为模型可理解的信息,配套的Agent引擎与开发框架支持快速构建、调试和管理智能体。安全防护体系确保企业级应用合规运行。目前,千帆平台已吸引超46万家企业用户,开发量突破130万,成为智能体落地的核心平台。
基于全栈AI云,百度智能云与多行业展开深度合作。在航空领域,与中国东方航空联合打造的数字员工“东东”已上线,集成订票、选座等核心服务;金融领域,银河证券的场外交易Agent可理解行业术语,将客户转化率提升3倍;电力领域,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的配电网监视Agent减轻人工巡检压力,提升系统可靠性。
制造业中,百度一见推出的多人协作SOP分析Agent可精准识别复杂操作流程,解决连锁门店高峰期出品错误问题。该技术通过多模态大模型解析时空关系,实现操作步骤的自动拆解与错误预警。
作为全球AI云首倡者,百度智能云连续六年位居中国AI云服务市场首位,服务对象涵盖65%央企、全部系统重要性银行及800余家金融机构,在手机、汽车、新能源等领域保持高渗透率。沈抖表示,平台将持续投入资源,推动智能技术向更多场景渗透,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底层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