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AI眼镜市场格外活跃,各大厂商纷纷入局。小米、华为、魅族等科技巨头相继推出新品,创业公司闪极也在短时间内完成组队与散伙的尝试。11月13日,百度推出小度AI眼镜Pro,夸克AI眼镜也宣布将于月底正式发布,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对于大厂推出的产品,Rokid创始人祝铭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米AI眼镜属于供应链整合的典型产品,处于行业及格线水平;夸克AI眼镜设计亮点在于镜腿纤细,但目前尚未进入量产阶段。记者在天猫商城查询发现,夸克AI眼镜目前处于预售状态,下单后预计59天内发货,这从侧面印证了其量产进度。
随着基础大模型技术逐渐成熟,科技巨头开始将目光转向应用端落地,硬件产品成为重要载体。不过,行业并未因参与者增多而陷入直接竞争,祝铭明认为,短期内创业公司在技术积累和响应速度上更具优势。数据显示,Rokid在今年双11期间表现突出,在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总销售额约5000万元,位居行业第一,并预计明年销量可达100万台。
相较于大厂的布局,祝铭明更关注来自华强北的低价竞争。一位深圳从业者向记者展示了一款售价仅99元包邮的AI眼镜,具备摄像头、耳机、麦克风及部分AI功能。祝铭明评价称,这类产品虽然价格低廉,但确实具备基本功能。不过,他明确表示Rokid不会参与此类价格战,认为创业公司缺乏品牌支撑,难以在低价竞争中获得利润。
在产品战略上,祝铭明判断,未来不带显示的AI眼镜将占据主流市场,而Rokid将继续专注于带显示功能的眼镜研发。为此,公司于11月13日宣布与暴龙眼镜达成合作,暴龙负责设计、品牌和渠道,Rokid提供技术和研发支持。这种合作模式符合Rokid的技术定位,即聚焦带显示品类,同时通过技术合作开放不带显示产品的市场。
尽管目前大厂的动作更多被视为试水,但祝铭明提醒,基于供应链产能判断,两年后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他强调,这段时间需要重点建设生态场景、提升品牌黏性和口碑。IDC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达1280万台,同比增长26%,其中中国市场将突破275万台,增速达107%,位居全球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