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神舟二十一号携“航天小鼠”归来!安全护航与科研突破共谱新篇

   时间:2025-11-15 01:48:56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11月14日16时40分在东风着陆场西区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此次返回采用3圈快速返回方案,较传统5圈模式缩短约3小时,进一步提升了任务效率。出舱后,航天员陈冬激动地表示:“我们终于平安归来,感谢祖国和所有保障人员!我为伟大的祖国感到无比自豪!”

本次任务中,陈冬、陈中瑞、王杰三名航天员在轨驻留20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时长纪录。自2025年4月24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以来,他们通过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6.5小时内即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完成对接。期间,乘组完成了4次出舱活动,安装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执行7次载荷进出舱任务,并开展舱外设施巡检、辅助装置安装等工作。在科学实验方面,团队在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等领域实施多项试验,为空间站长期运行积累了关键数据。

随神舟二十一号返回的,还有一批特殊的“太空旅客”——空间小鼠。这些小鼠由神舟二十号飞船送入中国空间站,在轨停留约5天后随乘组返回。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张璐透露,科研团队通过在轨相机对小鼠进行24小时监测,发现它们能快速适应微重力环境,自主完成进食、饮水和活动,甚至捕捉到悬浮睡觉的有趣画面。这些数据将为研究太空环境对哺乳动物的影响提供重要参考。

航天员返回后的饮食安排备受关注。据介绍,他们在返回途中享用了营养均衡的热餐,包括红烧牛肉拉面配煎蛋、羊肉汤、馒头、花卷、小米粥等,水果则有葡萄、柚子和小西红柿。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左小霞解释,太空环境会导致航天员消化功能下降、肌肉萎缩和免疫力减弱,因此返回后需以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为主,帮助身体逐步恢复。

原定于11月5日返回的神舟二十号乘组,因飞船遭遇空间微小碎片撞击而推迟计划。工程团队通过拍照判读、仿真分析等手段确认,返回舱舷窗玻璃裂纹可能由碎片撞击导致,不满足安全返回条件。为确保万无一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决定启用备用方案:神舟二十号留轨开展试验,航天员改乘神舟二十一号返回。这一调整不仅化解了风险,还为空间碎片防护研究提供了宝贵数据。

空间碎片的威胁不容小觑。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指出,近地轨道碎片以每秒7公里的速度运行,其撞击能量可达子弹的10倍以上。即使直径小于1厘米的碎片,也可能划伤航天器舷窗或太阳翼;厘米级碎片则可能穿透外壳,引发泄漏或爆炸。国际空间站曾多次遭遇此类撞击,中国空间站则通过加固外壳、安装高精度摄像机和堵漏设备等措施提升防护能力。

尽管任务过程充满挑战,但中国航天始终以安全为首要原则,通过严谨的技术攻关和科学决策,确保了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据悉,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将采取无载人发射方案,中国空间站将继续为人类太空探索贡献东方智慧。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