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YU7斩获国际压铸大奖:一体化设计提升安全,雷军力推安全理念

   时间:2025-11-15 02:40:0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汽车行业安全性能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小米汽车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其对安全技术的执着追求。小米创始人雷军近日通过社交平台公开表态,未来将持续加大在安全技术研发领域的资源投入,致力于为消费者打造更值得信赖的出行工具。这一承诺与小米汽车官方“安全为一切工作根基”的核心理念形成呼应,为品牌发展锚定了方向。

在近期落幕的2025北美国际压铸大赛中,小米汽车凭借创新技术斩获殊荣。其最新车型YU7搭载的20合1一体化压铸铝三角梁,凭借突破性的结构设计摘得最佳结构奖——这一由北美压铸协会主办的赛事,被视为全球压铸行业技术标杆,其奖项含金量备受业界认可。获奖结构作为车辆碰撞安全的关键部件,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通过精密计算优化传力路径,可在碰撞瞬间将冲击力快速分散至车身两侧,同时通过形变吸收能量,最大限度减少对乘员舱的侵入。

该部件的革新性不仅体现在安全性能上,更通过跨系统集成设计实现了功能拓展。工程师将车身结构与热管理系统深度融合,使三角梁同时承担空调箱、压缩机等部件的挂载功能。这种设计使前舱布局紧凑度提升30%,释放出141升超大前备箱空间,在满足安全需求的同时兼顾了实用性。据测试数据,该结构使车辆正面碰撞吸能效率提升22%,前备箱容积较传统设计扩大65%。

小米YU7的安全体系构建于多项前沿技术基础之上。其采用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设计,将电池包直接集成至车身结构,配合一体化压铸后地板工艺,使车身扭转刚度达到47610N•m/deg。这一数值不仅超越同级竞品,更接近豪华品牌性能车水平。雷军将这种设计哲学概括为“刚柔相济”:通过高强度材料与精密结构实现“刚”性防护,借助能量吸收机制达成“柔”性缓冲,形成从外到内的立体防护网。

从研发到量产的全流程中,小米汽车建立了严格的安全验证体系。每项技术均需通过超过1000次计算机仿真碰撞测试、50次实车碰撞试验,以及极端环境下的耐久性考核。这种对安全性能的极致追求,正推动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标准的升级。随着YU7量产进程推进,其创新安全架构有望为行业树立新的标杆,重新定义消费者对智能电动车安全性能的认知边界。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