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神舟二十号乘组安全归来,中国空间站应急救援体系显成效

   时间:2025-11-15 09:25:32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神舟二十号乘组陈冬、陈中瑞、王杰于近日顺利返回地球,三名航天员健康状态良好,标志着此次太空任务圆满结束。然而,任务过程中因突发状况引发的应急处置流程,成为本次任务备受关注的焦点。

原定于11月5日返回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因疑似遭受微流星或空间碎片(MMOD)撞击导致受损,返回计划被迫推迟。经地面仿真试验与评估,专家团队确认飞船不具备直接返回条件,遂启动应急备份方案。11月14日,乘组转移至对接于空间站的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并择机发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以接替任务。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空间站自发射以来首次启用应急备份救援流程。

神舟飞船舷窗采用三层结构设计:最外层为高硅氧防热玻璃,用于承受返回时的热流;内两层为铝硅酸盐强化玻璃,配备密封圈以抵御大气压力。若外层玻璃受损,再入过程中可能因高温气流冲刷导致内层玻璃破裂,引发返回舱高空失压风险。为避免类似联盟-11号飞船的悲剧,发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成为最稳妥的选择。

中国空间站为应对MMOD威胁,已为关键设备配置双重冗余,并自神舟十八号任务起逐步加装高强度双层护罩。然而,完全防护仍面临挑战。空间站目前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组成,设有三个对接口,标准驻站人数为三人,交接期间可容纳六人。每年发射两艘神舟载人飞船,每次驻站半年。与国际空间站多国协作的冗余体系不同,中国空间站依赖“滚动值班”策略提升安全性:在发射场提前组装备份飞船与长征二号F/G火箭,根据空间站状态灵活调整发射计划。

应急救援方案分为“8.5天方案”与“16天方案”。若空间站关键系统失效且危及航天员生命,将启动8.5天快速发射流程,通过工位整合方式压缩准备周期;若情况可控,则采用16天方案,发射具备全功能的飞船。神舟二十号此次遭遇的舷窗问题未影响空间站整体运行,乘组亦无生命危险,故未启动紧急方案。11月14日,神舟二十一号飞船携带乘组返回,而神舟二十号飞船仍停泊于空间站,短期内可作为避难所使用。

此次任务调整还涉及一项特殊考量:神舟二十一号飞船搭载的四只实验小鼠原计划于11月5日随神舟二十号返回,但因返回推迟导致小鼠驻站时间远超设计寿命。若小鼠在轨死亡,处理尸体及潜在微生物风险将成为难题。神舟二十号未来或可执行无人返回任务,利用减重后的舱内空间带回更多空间站物资。此前公布的梦舟一号飞船任务计划于2026年下行舱外服B,现或可由神舟二十号提前完成。

随着人类太空活动频次增加,MMOD中的轨道碎片数量持续上升,其微小尺寸与高速特性对航天器防护提出更高要求。此次应急流程的实战检验,为未来空间站安全运营积累了宝贵经验。是否需增配远程主动探测雷达或主动防御设备,将成为后续讨论的议题。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