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近日迎来重要技术突破——华东地区首批RNP AR(要求授权的所需导航性能)飞行程序完成试点运行。11月16日中午,厦门航空MF8832航班成为首个应用该技术的进港航班,在07跑道精准着陆,标志着这项精密导航技术正式服务于华东航空枢纽。
该技术通过卫星定位与机载监控系统实现无地面导航设备的精密进近,能够自主规划最优航迹并实时监测飞行状态。据机场航务部门介绍,RNP AR程序可自动规避障碍物,当飞行路径偏离预设轨迹时,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特别适用于地形复杂或空域繁忙的机场环境。
实际运行数据显示,新程序显著提升了运行效率。执飞机组反馈称,飞行路径缩短约10公里,单次飞行节省2分钟时间。机场运营数据显示,当前日均进港航班量达460架次,全面推广后每小时起降容量有望进一步提升。优化后的航线设计还减少了低空盘旋环节,单程飞行时间再缩短2-3分钟,同时通过调整飞行路径有效降低了周边住宅区的噪音影响。
这项起源于高原机场的导航技术,经过十余年发展已成功应用于繁忙枢纽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作为华东地区重要航空枢纽,将持续收集运行数据,重点评估跑道容量提升效果,为区域空域资源优化提供技术支撑。据技术人员透露,RNP AR程序的推广不仅提升了飞行安全性,还为机场在复杂天气条件下的运行提供了更多保障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