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化,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国货日化企业,近期因一份财务报告引发市场热议。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营收达14.83亿元,同比增长28.29%;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05亿元,同比激增149.1%。亮眼的数据让资本市场为之振奋,部分媒体将其解读为“老牌国货重焕生机”的信号。然而,深入分析财报细节后,这份“增长”的成色却显得复杂: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仅958万元,销售费用单季高达7.4亿元,同比增长28%。营收与利润的背离,让市场开始质疑:上海家化的复苏是靠产品力驱动,还是依赖营销投入的短期刺激?
作为中国日化行业的“活化石”,上海家化的历史可追溯至1898年的香港广生行,旗下拥有六神、佰草集、玉泽等国民级品牌。六神花露水曾是夏日家庭必备品,佰草集则以“东方草本护肤”定位占据高端市场。但近年来,面对丸美、珀莱雅、上美股份等竞争对手的品牌升级与数字化转型,上海家化逐渐陷入营收下滑、市场份额萎缩的困境。2024年6月,原高鑫零售CEO林小海接任后,提出“四个聚焦”战略——聚焦核心品牌、品牌建设、线上渠道与效率提升,试图通过职业经理人团队稳定战略方向,打破此前高层频繁更迭带来的组织内耗。
从2025年前三季度的财报看,改革初见成效:公司营业总收入49.61亿元,同比增长10.83%;归母净利润4.05亿元,同比大增149.1%。但细分数据暴露了隐忧: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仅958万元,几乎被同期销售费用“吞噬”。销售费用单季达7.4亿元,同比增长12.14%,远超营收增速。这一增长背后,是密集的代言人官宣:玉泽签约樊振东、佰草集牵手刘涛、高夫启用付航、启初绑定张柏芝。品牌声量虽提升,但“流量换增长”的模式能否持续?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流量成本攀升的背景下,单纯依赖明星代言与广告投放,或难以构建长期竞争力。
品牌层面,上海家化正尝试突破传统定位。2025年前三季度,六神、佰草集、玉泽等五大品牌线上交易额与交易量均实现双位数增长,高端线“双妹”甚至录得三位数增幅。六神通过“驱蚊蛋”“香氛沐浴露”等创新产品打破季节性限制;佰草集以“大白泥”面膜、“仙草油”打造亿元单品;玉泽在功能性护肤赛道站稳脚跟。然而,问题在于品牌对单一爆品的依赖。以玉泽为例,作为集团核心护肤品牌,目前仅有一款“亿元单品”,在抖音、天猫等平台的品类榜单中仍难见踪影。相比之下,珀莱雅的“红宝石”“双抗”系列已形成产品矩阵,具备持续打爆能力。上海家化尚未证明其具备系统性打造爆品的能力。
渠道转型是另一关键战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线上收入占比首次突破50%,抖音等新兴平台成为增长引擎。玉泽、六神在抖音的直播带货表现亮眼,但线上“声量”并未完全转化为用户忠诚度或复购率。Z世代消费者对品牌的判断标准已从“是否有代言人”转向产品功效、成分透明度、互动体验与价值观共鸣。上海家化在内容营销、社群运营、用户共创等维度仍显传统。例如,六神尝试用“香氛”“联名”靠近年轻人,佰草集强调“东方美学”,但这些叙事在成分党、功效党主导的护肤市场中说服力有限。Z世代需要的不是“妈妈用过的好东西”,而是“适合我的好东西”。
上海家化的困境并非个例。整个国产美妆行业正经历从“流量狂欢”到“价值深耕”的转型阵痛。过去几年,行业依赖大促、达人、直播冲销量,但2024年以来,流量成本飙升、平台规则变化、消费者回归理性,单纯“烧钱换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与此同时,国际大牌加速下沉,功效护肤、医美级产品、纯净美妆等新赛道涌现。若国产企业不能在产品研发、品牌叙事、用户运营上真正深耕,仅靠“情怀+投放”,终将被市场淘汰。
2025年三季度,上海家化的数据向好值得肯定,但这份“好转”更像是止血成功,而非肌体重建。对Z世代消费者而言,他们不在乎品牌的历史光环,只关注产品是否好用。上海家化已走出谷底,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能否从“流量依赖”转向“品牌驱动”,取决于其是否愿意沉下心做产品、做用户、做时间的朋友。在Z世代的世界里,没有“老字号”的免死金牌,只有“真本事”才是通行证。











